原標題:章瑩穎案2019年4月開審 陪審團嚴格篩選啟動
中國僑網12月1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涉嫌綁架殺害中國赴美訪問學者章瑩穎的克里斯滕森案,已安排在2019年4月于伊利諾伊州皮歐利亞市(Peoria)聯邦法庭開審,該案陪審團篩選也隨即啟動,由于此為尋求判死的刑案,每位可能的陪審員均需回答長達31頁的問卷調查,包括“喜歡讀哪一類的書籍?”、“聽哪一些脫口秀或電臺?”、“有沒有使用過網絡約會軟件、網站?”等。
資料圖:涉嫌綁架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的美國嫌犯克里斯滕森。
這分調查問卷比典型案例的問題多很多,但正如伊利諾伊大學法學院教授雷波爾德(Andrew Leipold)表示,判死案件總是與一般刑案不同。
在伊大教授刑法與程序課程的雷波爾德表示,本來每個案件的規則就不盡相同,程序也會不同,甚至各個方面都有差異之處;而此案因為涉及求處被告死刑,選擇陪審團采取更嚴苛標準符合預期。
調查報告中的問題,可協助律師更公平的選出,能夠公平判斷克里斯滕森是否有罪及是否應判死的陪審員。
這分問卷中,詢問了與該案有關連的一些問題,包括可能的陪審員對于不同犯罪議題的看法,也問到他們是否認識此案的相關人士,還有對死刑的看法;但也問到一些聽起來與案件沒有關系的題目,例如“說出三位最崇拜的公眾人物”、“喜歡看電影嗎?”、“有無個人網頁”等。
章瑩穎家人律師貝克吉特(Steve Beckett)表示,如果有人列出三位崇拜者均為宗教領袖,或均為共和黨或民主黨總統等,都會讓檢察官更了解陪審員的情況;他也提到,從人們習慣閱讀的報紙、刊物,很多時候可以“看”出這些人的觀點,“透過問卷,可以讓你盡可能的了解陪審員。”
他表示,陪審員篩選很重要,因為一旦開庭時,陪審員可以透過陳述看法,對其他陪審員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
克里斯滕森的律師則希望避免統一詢問的問卷式方法,而想透過逐一詢問來挑選合適陪審員。
篩選出名單后,雙方律師可向法官提出“剔除其中一名陪審員”的要求,雷波爾德說,只要雙方不是基于族裔、性別理由,則辯訴方都有權向法官提出移除其中某些陪審員的要求。
文章來源:中國僑網
實習編輯:涂鴻娟 責任編輯:潤琰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章瑩穎案證人證詞引激辯 被告律師欲排除關鍵證據2019-01-24
- 章瑩穎案最新進展:被告以這理由要求撤銷死刑指控2018-12-17
- 美媒社論:章瑩穎案審判地不應輕易改變 法官需慎重2018-10-31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為爭取華裔選票 澳大利亞政客爭相使用微信2019-04-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