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導報》刊文稱,3月1日,日本各大百貨店集團在發布了2月份銷售業績。受到2月上旬中國春節長假的影響,面向外國人觀光客的免稅商品銷售大幅增加,在整體上拉升了百貨店的銷售業績,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因中國在年初實行“電商法”而下滑的個人代購需求。
資料圖片:東京銀座街頭。 中新社發 王健 攝
文章摘編如下:
此前在2月1日公布的零售業績顯示,受到中國電子商務法的影響,1月份日本所有百貨公司全部減收。三越伊勢丹與前年同期比減了3.8%,高島屋減2.8%,太平洋百貨減了4.0%。大丸松坂屋百貨減了2.1%,阪急阪神百貨也減了2.9% 。此前一直業績超好的阪急本店(大阪梅田店)也相隔26個月第一次出現業績下滑。
其中,遭受重挫的是一直以免稅業績為傲的三越伊勢丹旗下的三家龍頭店鋪(伊勢丹新宿本店,三越日本橋本店,三越銀座店),業績降了10.3%,高島屋甚至減了15.1%。那么,2月份的情況如何呢?
受到“春節商戰”牽引,大丸松坂屋百貨店在2月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2%,尤以面向外國人的免稅商品銷售同比大增17%。大丸心齋橋店同比猛增29%,松坂屋名古屋點同比猛增38%,展現了亮麗的業績。阪急阪神百貨店旗下的H2O集團在2月的免稅商品銷售也同比增長近兩成。在以代購為目的的“爆買”逐漸沉靜之后,“跟普通日本人一樣購買各種商品的外國客人在增加”。
不過,“代購”減少的影響依然存在。三越伊勢丹集團在首都圈的百貨店里,2月份的免稅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0.8%,但在新宿、日本橋、銀座等都心地區的三大旗艦店,卻同比減少3.3%,尤以伊勢丹新宿本店受到新電商法影響明顯。
隨著以“代購”為目的的客人逐漸減少,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中國人觀光客訪日模式的變化,將左右訪日消費的變化。2月的春節商戰結束后,日本的百貨店和零售業將迎來真正的考驗。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電商法正式執行 跨境電商規則待明確2019-01-03
- 電商法落地有何影響?一夜之間朋友圈的代購都考上了美院2019-01-03
- “電子商務法”實施后 朋友圈里的代購們成了“靈魂畫手”……2019-01-03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