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世界日報》報道,2019年初,哈佛大學校報《哈佛深紅》(The Harvard Crimson)發布該校五位羅茲學者(Rhodes Scholars)時,遺漏了一位,卻不知情。日前,該報補充報道,2019年,該校除了有美國第一位“童年抵美者暫緩遣返”(DACA)計劃無證移民的羅茲學者,還有該校第一位在中國獲選為羅茲學者的陳研。
陳研是中國羅茲基金會選出的羅茲學者之一
2018年畢業自哈佛大學“美國定目劇院”和哈佛繼續教育學院的陳研,是中國羅茲基金會2019年評選的四名羅茲學者之一,也是第一位在中國以藝術專業獲選的羅茲學者。
現任康州哈特福德舞臺劇院藝術助理的陳研表示,自己從小就喜歡文學、語言和翻譯,對戲劇產生興趣源于在有深厚戲劇傳統的南京大學就讀英語專業期間。大學期間,自己參加話劇、音樂學社,翻譯美國作品,并排演上演多個劇目。之后,自己赴英國交換學習半年,有機會感受接觸戲劇,使戲劇從原本的愛好,轉變為專業追求的目標。
之后,陳研選擇至哈佛的“美國定目劇院”攻讀戲劇構作碩士學位,期間還曾至莫斯科藝術劇院研修一學期。23歲的陳研說,這些經歷,使她不但結合戲劇理論與實際,接觸一線專業人才、與專業人士合作,也滿足了其了解國際藝術、跨國文化與戲劇的心愿。
2017年4月,陳研人在莫斯科,但承擔上海話劇中心戲劇構作的任務,協助布蘭岱斯戲劇系主任Dmitry Troyanovsky 與中國演員合作,推出德國當代話劇“丑人”的中國首演。她遠距離提供400頁研究材料,融合中國觀眾能發生共鳴的各種藝術元素,推出一出又中又洋的好戲,并爭取劇評、翻譯。
她說,在中國羅茲學者的面試中,她特別強調自己將來想在藝術方面、促進跨文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信念,“這是我對自己的認定”。
陳研對2019年10月赴牛津大學的研修充滿期待。她計劃攻讀比較文學碩士,想要深入對戲劇的研究,“羅茲社群也有巨大的吸引力”。與一群羅茲獎學金要培養的青年領袖共度兩年時間,學習從藝術角色方面做個有影響力的領導者,“這個經驗將非常寶貴”。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泉州文化藝術組團赴保加利亞獻演2019-01-28
- 白先勇再度攜手蘇州昆劇院推出新版昆曲系列演出2019-01-17
- 德國包豪斯學校成立100周年紀念活動啟動2019-01-16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為爭取華裔選票 澳大利亞政客爭相使用微信2019-04-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