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中學生基礎學業水平大跌 現任政府教育政策受質疑》)
據韓國《亞洲日報》報道,日前,韓國教育部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韓國初高中學生基礎學業水平較前幾年明顯下降。報道稱,韓國總統文在寅政府“自發性學習”、“平等”等相關教育政策因此受到質疑。
資料圖:韓國首爾的一間教室里,學生們在緊張為高考備考。
韓國教育部3月28日發表的最新《2018年國家學業成就測評結果》報告指出,韓國初中生基礎學業水平未達標率為2012年以來最高值。
據悉,韓國學業成就測評是為了測量學生對國家教育進度的跟進情況的考試。按科目來看,2018年韓國初中生語文、數學、英語三門科目的基礎學業水平未達標率分別為4.4%、11.1%、5.3%,高中生這三門科目的基礎學業水平未達標率分別為3.4%、10.4%、6.2%。
此外,韓國初中生在2012年語文、數學、英語三門科目的基礎學業水平未達標率分別為1%、3.5%、2.1%,高中生則分別為2.1%、4.3%、2.6%。韓國高中生的基礎學業水平未達標率接近六年前兩倍,而初中生的基礎學業水平未達標率則接近六年前的三倍。
與此同時,韓國男女生間基礎學業水平的差距也在擴大,2018年韓國女生的學業成就明顯高于男生,男生僅在高中數學上高于女生。
報告還顯示,貧富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著韓國學生的學業成就差距,韓國學業成就較高的學生主要集中在所謂“教育第一區”的江南區等地。
據報告顯示,在韓國鄉村地區中學中,數學成績達普通學業水平以上學生占比為55.7%,而大城市則為66.8%。
有專家指出,目前韓國政府教育相關政策對學生基礎學業水平下降有一定影響。一名首爾的大學教授指出,“盡管學期自由制等制度會給學生帶來全新體驗,但也導致了學生基礎學業水平的下降”。
韓國教育部次官樸栢范在3月28日的學業成就測評報告會上指出,“基礎學業水平未達標率的上升和現行政策無關。”
他表示,“韓國學校教學方式和考核制度間存在一定矛盾,目前實施的學期自由等教學辦法主要以討論學習為主,而考核形式卻以客觀作答為主,需要重新對基礎學業水平進行定義”。
據報道,韓國教育部目前并無計劃調整現行政策。
想了解更多國際教育動態?新浪2019國際學校擇校巡展不容錯過!3月-5月,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成都六地聯動!國內百所國際學校的盛宴,眾多頂尖海外名校鼎力加盟!一對一現場咨詢、面試!還等什么?快來掃碼報名吧!
實習編輯:石貝 責任編輯:潤琰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閩侯上街青州幼兒園9月投用 該縣年內有10多個教育項目竣工2019-03-24
- 臺新課綱難產 學者:除了“去中國化”看不出教育目的2019-03-21
- 泉州6個教育項目獲中央資金補助8000萬元2019-03-20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高考全省前0.1%只是劍橋入門標準 面試才是重2019-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