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道,隨著全球經濟和交通的發展,國際患者赴美看病成為許多人關注的領域。在洛杉磯醫療機構不斷加強對國際患者服務的同時,華人業者也在不斷擴展中美醫療合作的空間。近日,洛杉磯一家醫療機構進行了系列項目最新進展交流活動,詳細解析了赴美看病的一些誤區。
醫療機構的項目進展交流活動介紹出國看病領域。(圖片來源:美國《僑報》記者 翟銳 攝)
洛杉磯有多個優秀的醫療研究機構。其中,洛杉磯縣東區杜阿爾特市(Duarte)的癌癥和糖尿病研究與治療機構希望之城醫療中心,除了在多種癌癥研究方面的成就外,其國際患者服務部更因對患者們貼心的關懷和照顧,得到極高的評價,并且吸引越來越多中國患者前往求醫。
在希望之城近期進行的系列項目最新進展交流活動里,服務部介紹了不少中國患者赴美看病領域常見的誤區。其中包括:
誤區一,按照美國醫院規定,在診室見醫生時,醫院會免費提供現場翻譯或電話翻譯,中介機構的翻譯不能替代;
誤區二,美國專家遠程咨詢之后,醫生不會開具處方藥,只能給出治療建議,因此,中介機構代購和郵寄藥物是違法行為;
誤區三,盡管中美存在差距,但對于晚期肝癌(合并門靜脈高壓)、晚期胰腺癌、晚期肉瘤,身體狀態評分(ECOG)大于2的患者,獲益概率極低、且風險巨大。因此,一些中介機構對患者鼓吹的虛擬希望,是出國看病最大的騙局。
出國看病中介機構利用信息不對稱誤導患者的誤區,數不勝數。事實上,患者可以直接與醫療機構聯系,洛杉磯的大型醫療機構,都有幫助華人等不同族裔患者的服務。
參加希望之城交流活動的劉先生,同時也是運作一家人工智能醫療公司的負責人,他表示,中美之間的醫療旅游行業發展迅速,不過,大部分人確實是通過中國的中介機構介紹后才到美國的,能想到直接與美國醫療中心國際服務部門咨詢的,卻很少。在劉先生的觀察中,隨著中美在醫療領域的交流發展,合作必然是越來越密切的,相應的服務也會越來越完善。
以其熟悉的人工智能醫療舉例,劉先生介紹說,治療癌癥當然是發現得越早,治療效果越好。通常,健康檢查中單一個肺部CT檢查,就可多達200張圖,但是,相應的能讀圖的醫生卻不多。而如果使用人工智能醫療進行輔助,醫生就可以更準確快速地找到早期肺癌不易被察覺的特征,患者則可得到及時的醫療。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日媒:推測顯示日本約有8400名外籍兒童未就學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