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教育頻道>教育資訊
      分享

      原標題:東京掀起漢語熱 華裔學生“為說中文自豪”

      4月27日,日本第五屆“大使杯”中文朗誦大會(以下簡稱“大使杯”)在東京落下帷幕。比賽當日,共有173名選手齊聚會場,他們來自日本十余所中文學校,有著不同的背景和同樣的“中國心”。

      東京掀起漢語熱 華裔學生“為說中文自豪”

      圖為第五屆“大使杯”頒獎現場 楊林供圖

      2014年至今,“大使杯”已走過五個年頭。作為大會主辦方,日本華文教育協會理事、同源中文學校教師楊林自信地說:“‘大使杯’已成為在日華裔兒童學中文的名牌。”

      “大使杯”的品牌化,是日本華文教育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的生動例證。

      華教碩果累累

      “那天是2月8日,東京下了幾十年難遇的一場大雪,積雪沒及小腿肚。穿著長靴走在路上,稍不留神,雪花就能從長靴縫隙鉆入腳底。”說起四年前的那個冬日,楊林至今仍記憶猶新。

      2014年,第一屆“大使杯”由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牽頭舉辦。“當時沒有贊助商,賽制也不嚴謹,天氣又惡劣。沒想到,報名的50個孩子全部到場,令人非常感動。”楊林說。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在組織方面做得更加精細,參賽選手準備的內容更新穎,中文水平也實現了質的提升。”楊林說,與往屆相比,今年“大使杯”取材廣泛,原創內容比重大幅增加。小到對家人的思念,大到“一帶一路”和“舌尖上的中國”,小選手們訴衷情、談展望,努力用中文表達對祖(籍)國的所思、所感。

      據楊林介紹,選手中年紀最小的孩子只有4歲,最大的也不過17歲。“有的孩子年齡太小,手里端著水杯就直接上臺了,也不太明白比賽規則,就是想當著大家的面講中文!”回想起小選手憨態可掬的樣子,楊林樂呵呵地說。

      在日華裔兒童中文水平的提升,與日本華校的培養密不可分。楊林表示,近年來,在國僑辦、駐日本使領館等機構的支持下,旨在幫助華僑華人子女補習中文的周末學校數量增多,并逐漸成為日本華文教育的主力軍。

      1995年,日本同源中文學校在東京成立,現有學生1500余人。1998年,日本富士中英文學校建校,新宿本校的學員數近500人。2008年,日本睦新中文學校開設第一個中文班,如今已有10所分校,在校學生400余人。

      “從無人問津到供不應求,這十年來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現在全東京學中文的熱情簡直可以用‘沖天’來形容。”日本富士中英文學校教師金蓮花感嘆道。

      合力解決難題

      “從小到大我上了很多特長班,彈鋼琴,跳芭蕾,練書法,學中文。到現在為止,我覺得受益最大的是學中文,我很難想象不會說中文的我是什么樣子。”今年14歲的俞珂佳,是從小在日本長大的標準“華二代”。

      在本屆“大使杯”中,她繪聲繪色的演講打動了評委,獲得了自創組的最高獎項。

      “每逢周日,我們不論風吹雨打都會送孩子去上中文課,已經堅持兩年了。”俞珂佳的媽媽向本報說,珂佳中文水平的飛速提升,除了良好的中文家教氛圍,也離不開同源中文學校的系統教學。

      事實上,提升孩子的中文水平并非只是珂佳媽媽的迫切愿望。

      “在整個周末校體系中,80%以上的孩子都是日本生、日本長的華裔。這些孩子和祖(籍)國之間的隔膜,是華教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幸運的是,他們的父母多為‘80后’、‘90后’,這兩代人對孩子的中文教育非常重視。”楊林說。

      旅日華僑李丹就是一位熱心教育的“80后”媽媽。去年夏天,李丹把12歲的兒子送回北京參加武術夏令營。“他學了雙截棍、扇子舞,還吃了北京烤鴨,覺得國內美食遍地,環境新奇。”李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類尋根活動可以消除孩子對國內的陌生感,加深對祖(籍)國的認同。

      此外,華文教師稀缺,海外華文教育與中國國內教育體系脫節,也是困擾華僑華人的難題。

      “合格的華文教師非常少。”楊林表示,優秀的華文教師既需要牢固掌握漢語言知識,也需要有耐心、會教學,同時達到以上要求并不容易。“為此,我們每個月都會舉辦一次免費的華文教師培訓活動,至今已開展了四次。”據楊林介紹,華文教育協會的免費培訓內容涵蓋教案設計、教學方法、教材處理等等。

      為解決日本與中國國內教學脫節的問題,富士中英文學校大膽采用了人教版語文教材。“我們學校是周末校中唯一采用國內小學語文教材的,對華裔孩子來說,這樣的教材有難度,但能保證與國內接軌。”金蓮花說,對在日華裔兒童而言,這是挑戰,更是機遇。

      “為說中文自豪”

      “學中文使我更自信!”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俞珂佳激動地說,“學好中文,讓我比別人多掌握一門語言,多了一份優勢,將來能更加努力回報社會。”

      華裔兒童用中文大聲表達自我,離不開經濟社會發展等深層原因。

      “大約在5、6年前,在日華僑華人的孩子說中文會覺得不好意思,現在的孩子是越來越自信。”楊林表示,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升,華僑華人企業也走向了日本社會的舞臺正中央。越來越多的學生敢于講中文,樂于學中文,并為自己的華裔身份而自豪。

      在李丹看來,孩子對“學好中文”有一種濃濃的“使命感”。“下次我一定要重回賽場拿大獎”,憶起8歲女兒從“大使杯”鎩羽而歸后的“豪言壯語”,李丹覺得有趣又欣慰。

      “過去,大家都是千方百計想留在日本。現在不一樣了,孩子們通過升學、就業等不同途徑回到中國,有的再也離不開。”金蓮花感嘆道,“有中文的根在,這種血緣和文化上的聯系是割不斷的。”

      事實上,不只是華僑華人,對來自其他國家的父母來說,送孩子去華校學中文也正在走俏。據金蓮花介紹,在富士中英文學校,來自東南亞、歐美和日本本地混血家庭的學員并不少見。開門辦學、不設限制,這樣的辦學理念推動中文在更大范圍內落地生根。

      “中文朗誦大會既是對在日華裔兒童的鞭策,也是喚起全社會關注、支持華文教育的一種手段,我們希望這項活動能傳承下去。”楊林說,把中文的“根”留住,華僑華人新生代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潤琰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人成电影亚洲人成9999网| 亚洲成在人天堂在线|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