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7月25日電 題:出境游水上事故接連發生 這些涉水項目遠比你想的更危險!
暑假是出境游的高峰期,出去玩本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兒,但最近關于中國游客涉水事故的一連串新聞,讓人非常揪心。
7月20日,一名中國游客在法屬波利尼西亞茉莉雅島附近海域浮潛時不幸溺亡;7月15日,一中國女孩在海邊氣床墊上嬉戲被吹入大海;7月5日,馬來西亞沙巴州潛水勝地,兩名中國游客和一名馬來西亞籍潛水教練在仙本那岸外潛水時,疑遭非法炸魚活動使用的魚炮炸死……
涉水活動有哪些風險,又有那些注意事項呢?
游泳、浮潛遠比你想象中的更危險!
近來,中國公民參加游泳、浮潛等涉水活動傷亡的案件時有發生。
2019年7月8日,在美國阿拉斯加斯特靈參加暑期赴美項目的一名中國女生,與同學在未佩戴任何救生設備的情況下,結伴至Moose River開放水域游泳,被水流帶至深水區不幸溺亡;
2019年5月,一名中國公民在迪拜一公共海灘游泳時意外溺亡;
2019年3月,一中國游客在埃及霍爾格達,為營救另一位溺水中國游客,不幸溺亡……
小僑提醒
參加游泳、浮潛等涉水活動時,這些你一定要注意:
小心海浪,提前關注當地氣象和海洋情況預報,留意漲潮和退潮時間,活動時請務必留意觀察海灘和海浪狀況;
在海灘活動時留意觀察是否存在離岸流,不少海灘有離岸流警示標識,請注意閱讀,盡量不要在有離岸流警示標牌的海灘游泳和沖浪;
資料圖:離岸流警示牌。(圖文無關)
在水溫較低的水域內游泳須謹慎,在冰冷的水域內游泳、嬉戲容易導致肢體抽筋、麻痹,軀干泡水時間過久甚至容易使人意識模糊,繼而引發溺水危險;
海上泳區一般設有警示浮標、浮線和提示桿,切不可越過,不要涉足沒有警示標志的海域;
水性不好的游客請盡量避免進行浮潛等專業性、危險性較強的項目。如進行浮潛,應由專業人士指導培訓,熟練掌握有關技能,穿戴救生衣,同時避免前往無看護海灘與較深海域活動。
資料圖:潛水。(圖文無關)
危險區自拍被卷入海中 命比朋友圈更重要!
在景區的危險區域自拍,發朋友圈,看起來是很酷,其實潛藏著巨大的危險。
2019年5月3日,俄羅斯圣彼得堡涅瓦河上,一名中國游客在拍照時失足掉進涅瓦河中,不幸遇難;
2019年4月20日,一對華人父女在南澳艾爾半島的一處景點游玩, 為了拍一張好看的自拍照,爬上了靠近海邊的危險礁石, 被巨浪卷入海中喪生;
2018年6月,一名中國游客在印度尼西亞著名的藍夢島上的懸崖自拍,不幸從懸崖墜落死亡……
小僑提醒
美麗的自然風光讓人心馳神往,但照相時要確保自身安全,務必留意觀察海灘和海浪狀況,注意查看相關警示標識。
資料圖:普吉島。
在觀光拍照時盡量遠離海浪,遠離海邊懸崖。切勿在海岸懸崖邊上和海邊礁石上停留、拍照或從事垂釣、撿拾貝殼等活動。
切勿抱有僥幸心理,覺得“就站幾秒,不可能出事”“風景這么好不拍照可惜了”,殊不知短短的幾秒就可能發生危險。
你在巖釣,大海可能同樣在“釣魚”
海邊不僅景色宜人,也是個釣魚的好地方。
華人男子齊艾迪(音譯)是巖釣愛好者,在過去兩年里已3次在海邊巖石釣魚時被海浪卷翻,幸而都死里逃生。
然而有些人就沒有那么幸運了,2019年6月,在澳大利亞新州Kiama小鎮,一名55歲的男性中國游客在巖釣時被海浪卷走溺亡。
根據沖浪救生組織2018年發布的報告,巖釣是澳最危險的戶外運動,2004年至2017年間共有158人死于巖釣。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也曾多次向在澳中國公民提醒注意巖釣安全。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截圖
小僑提醒
請不要單獨垂釣,至少3人以上結伴而行并相互留意關照,選擇安全釣位,每個人的位置必須在同伴的視距之內,并切記不要背對大海;
要保證在移動電話信號能覆蓋的地區活動,并且把外出巖釣的計劃告知親友;
請著短衣褲或防水外套等輕便衣物,以便于萬一落水后游動自救;
杜絕去太高太陡峭的巖石上,要穿防滑鞋以免打滑,戴防護帽以保護頭部,穿救生衣或浮力背心,帶救生圈、救生繩和手電筒備用;
事先了解天氣、海浪潮汐、地形情況,計劃逃生路線,當心情況瞬時突變,在發現海面上升可能危險時,應及時撤離。
女游客遭潛水教練性侵 女性如何保護自己?
2019年4月23日,一名中國女游客在巴厘島參加水上旅游項目時,被摩托艇教練帶至偏僻處并性侵。
警方24小時內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嫌疑人為一來自外省的29歲青年,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女游客在巴厘島遭性侵、搶劫并非個案。據報道,在過去7年里,巴厘島發生了至少4起游客遭遇強奸、搶劫事件,受害者年齡最小僅9歲。
小僑提醒
女性游客在進行水上項目時應團體活動,不要離開團體單獨隨潛水教練行動,提高防范意識;
要找正規的水上項目公司,海邊有很多拉客的私人項目,不確定的不要誤跟;
女性參加涉水項目時一定要告知同伴,有些水上項目如果無法帶手機,也要隨身攜帶能定位的手表;
如發生性騷擾(性侵),應第一時間報警,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個人權益。
大海蔚藍神秘,令人心馳神往,人們卻往往忽略了其中暗藏的危機,各類涉水活動已成為引發海外中國游客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方面。
涉水項目風險高,大家務必根據自己身體狀況,謹慎參與,確保安全。
來源:中國僑網官方微信,作者:曾小威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出國留學應做好哪些準備 左手是行囊 右手是遠2019-07-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