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為:丁書媛:永遠保持“求知欲”
丁書媛近照
丁書媛目前就讀于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她在國內讀完初二之后,就到美國念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回顧自己的留學生活,丁書媛說,永遠保持“求知欲”是最重要的。
初二赴美留學
丁書媛在國內上的是一所國際學校,“學校包括初中和高中,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出國留學”。
初二那年,丁書媛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讀高中。“美國的高中是4年制——從9年級到12年級,我初二出國剛好可以銜接上美國的高中。”出國那年,丁書媛剛滿14歲。遠離故鄉照顧自己的起居,她感到了種種不適應。“生活方面倒沒有給我造成太大困擾,適應一段就好了。最困難的是適應不了上課的模式。”
在國內,直到讀大學,學生才可以自主選課。但在美國,中學階段就可以選課。“上課方式和大學一樣,沒有固定班級,也沒有固定同桌,學生的獨立性都很強。” 丁書媛剛開始很不習慣這種流動式的上課方式,因為在她看來,“流動性班級會增加交朋友的難度,我又比較靦腆,所以在入學前幾個月,我一直都是‘獨行俠’”。
選專業要從興趣出發
高中畢業后,丁書媛入讀卡耐基梅隆大學。大學不同于高中,不管是課程數量還是課程難度,都大大提升。“在大學里,多靠自學,我第一次看理科文獻時,真的特別頭疼。雖然我在美國已讀了4年書,但當時還是感到壓力很大。”丁書媛說。
“上大學之后,感覺競爭更激烈了,周圍的同學都很優秀,所以我的心理壓力很大。”丁書媛說,“在國內,人們經常說‘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我當時對這句話有特別深的感觸。美國當地學生,很多從大一開始,就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假期時,我發現同學們都不閑著,大家都在實習。”
即使來自學業的壓力很大,丁書媛還是選擇雙修統計經濟專業和認知科學專業。“從實際角度出發,統計經濟能幫助我用數據了解經濟市場,未來工作中可以用得上;選認知科學則純粹出于個人興趣。” 丁書媛說。
學習不要太功利化
在筆者和丁書媛交談中,她反復強調“求知欲”的重要,在她看來,不管是專業選擇還是人生規劃,“求知欲”都是最重要的。
“我是上了大學之后受到周圍人的影響,才發現‘求知欲’的重要。”在大學校園里,丁書媛既感受到那些把未來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學生的焦慮,也感受到那些只為滿足“求知欲”而學習的學生的淡定。“久而久之,我的價值觀也在發生變化。比如,我選擇認知科學專業,只是因為我喜歡。可能這個專業對未來就業沒有任何幫助,但我覺得學習不應該太過功利化,如果太功利,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樂趣。”
今年暑假,丁書媛也沒閑著。她通過學校的相關社團,在紐約找到了一份關于投資分析的實習工作。“我覺得,實習的最大收獲在于通過不同的實習經歷,真正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所在。”丁書媛并不打算大學畢業之后直接工作,希望能繼續深造,“既然工作是人生中要花幾十年做的事,不如趁著年輕多學點東西。”
談到自己大學4年的規劃,丁書媛希望能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多學知識。“我也希望能在學好專業之外,在其他領域深入鉆研。這不僅是為了開拓視野,也是為了豐滿自己的靈魂。”丁書媛說。(劉紫雯)
責編:王鋮昊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家長留孩子在這樣的房間寫作業 消防員看了直2019-08-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