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差?管教不嚴?網游公司的錯?
3名留守兒童游戲成癮之惑
專家:有關方面應為留守兒童提供一些娛樂設施及組織文化活動;網游公司應完善防沉迷系統
右手拇指時不時左右規律晃動,眼里充滿血絲,一臉不情愿,被父親劉新建拽著脖領拎進來……8月11日,在沈陽市一家專門為農民工開設的心理咨詢室內,《工人日報》記者見到了留守兒童劉峰。這個暑假,因為沉溺網游,他的父親劉新建已經摔碎了一部手機。
劉峰只是中國農村近千萬青少年網民之一。
江西留守兒童玩游戲花光家里8萬元、湖南9歲娃偷花奶奶5萬元充點卡……近年來,這類新聞經常見諸報端。媒體報道多將留守兒童沉溺游戲的原因歸結于自制力差、家庭和社區管教不嚴以及游戲公司的“罪惡”。然而,在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下,沉溺游戲背后,留守兒童自身究竟有怎樣的困惑?
沒啥娛樂活動和設施
12歲的劉峰出生在沈陽,6歲時回老家沈陽法庫縣包屯鄉讀書,和奶奶同住,成了一名留守兒童。沒公園可逛,沒兒童樂園可玩,甚至村里連滑梯、蹺蹺板都沒有。只有小廣場上聊天的老人,偶爾有打撲克的人,嫌他小也不帶他玩。電視里翻來覆去播放的總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這讓他覺得生活很沒意思。
不僅沒啥娛樂活動和設施,連能玩的小孩都沒幾個。“上學時還有同學,放學回家就自己一人宅在家里,尤其是寒暑假,無聊得很。”劉峰悶頭說。同村的同齡人本來就少,一到假期都被接進城里,連個一起聊天的小伙伴都沒有。
劉新建和愛人在沈陽市沈北新區的一家建筑工地上打工,兩人每月共賺1萬多元,每年11月至來年3月回老家陪兒子。籃球、遙控汽車、水槍、變形金剛、奧特曼,每次回家都會給他帶不少玩具,現在這些玩具被胡亂堆放在炕柜里。
“買回去啥都只有兩天新鮮勁兒,就纏著我玩手機。前兩年,我把電話卡卸下來給他玩消消樂。”劉新建覺得,好不容易陪兒子,別讓孩子掃興,學習的日子長著呢,就沒怎么管。
前年,劉峰拿著攢了3年的壓歲錢900多元要買手機,劉新建想每天視頻通話方便,就同意了。劉新建不是沒有私心,劉峰是家里的獨子,夫妻倆忙工作,孩子孤單。買部手機能上網看新聞、查學習資料、拍照、和同學聊天,不至于在村里太閉塞。另外,每年買玩具的錢也夠買部手機了。
聊了很久后,劉峰向心理咨詢顧問王冠吐露心扉,他覺得有手機,為父母省了錢,少惹不少麻煩。買手機前,他曾和同村大孩子游野泳,用柳樹枝做弓箭射鄰居家的雞和狗,還用鏟子在家門口挖水坑,奶奶管不住,常向孩子父親告狀。為此,劉新建沒少責罵兒子。
7月10日,劉新建接劉峰來沈陽玩,劉峰哪也不去,就窩在出租屋里,整天拿著手機打游戲,劉新建一怒摔了手機。
《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19)》數據顯示,留守兒童上網設備以手機為主,娛樂消遣功能占據主導地位,多數留守兒童上網目的幾乎都是玩游戲。
同學帶同學,技術好才能一起玩
同樣的心理咨詢室,同樣是父子倆鬧矛盾,6個月前,郭晨陽的問題嚴重多了。他改了姥姥的支付寶密碼。為了排名靠前,他花了4000多元買點券抽取“厲害”英雄。
13歲的郭晨陽是鐵嶺市昌圖縣八面城鎮的留守兒童。第一次上網是在8歲,打游戲是在五年級被同學帶的,他是“自學成才”,上手快。他說,只需注冊一個微信號或QQ號,啥游戲都能玩,多大年齡的都能一起玩,有錢沒錢都能一起玩,頂多沒錢的多花點時間。
“不玩游戲會如何?”記者問道。郭晨陽不屑地說,不玩就是班里的“大傻子”。10個男生7個玩,剩下的就是連游戲都不會玩的“傻子”。郭晨陽班里18人,10個男生,不玩游戲會被孤立。大家課間討論的都是吃雞戰術、上分英雄、新出的亂斗模式。“你要不玩,都插不上嘴”。
“交朋友看游戲段位,起碼是‘鉑金’。” 在郭晨陽看來,游戲是公平的,沒有農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的區別,沒有老師眼里“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區別。游戲的輸贏看的是個人技巧和配合程度,他和好友排位“鉑金”,打得爛的“青銅”段位同學會被踢出群去。
郭晨陽向記者展示自己的手機,有16個微信群,其中11個游戲群,主要是玩“王者榮耀”的同學朋友,初一到初三的都有,附近村鎮學校的也有。一個班級群,剩下的用來分享鏈接攢“人物皮膚”。
“年齡小的玩天天酷跑,年齡大的玩穿越火線。男生玩王者榮耀,女生玩冒險島、勁樂團。”郭晨陽告訴記者,玩同樣游戲的人聚在一起,玩大游戲的看不上玩小游戲的,彼此之間也沒有交流。
王冠認為,虛擬游戲改變了留守兒童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和社交方式。
“逃避現狀,對未來沒期待”
“不玩游戲,還能做什么?”同為13歲,朝陽市大廟鎮的留守兒童李旭斌告訴記者,他覺得生活很枯燥,玩游戲能暫時逃避這一切。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機構曾對全國10個省區市6000多名學生及其所在的家庭進行過詳細調查,分析得出缺乏社交能力、自我認同度比較低的青少年容易沉迷網絡。李旭斌便是后者。
李旭斌讀的是寄宿中學,最不喜歡學校的“圈養”。5點半之前必須起床,6點到8點上早自習,8點半到晚6點上課,晚自習上到晚上8點半。
“處處有人管著你,讓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上課有點小動作,還要罰站。”同學人手一部手機,剛開始都收上去,后來周末發下來,大家就整天打游戲,寒暑假更是打得瘋。
李旭斌學習成績中游,也會按時完成作業,對于學習這件事,他覺得沒啥大用,考上高中就去讀,考不上就跟著同村的“張工”出去打工。但他認為自己考上高中的可能性不大,已經有了去天津打工的打算。在這之前,他覺得總得找些“營生”度日。
“玩起游戲就什么也不用想,不想爸媽,不期待未來。”有那么幾個瞬間,他會忘了癱瘓8年的爺爺,整晚咳嗽的奶奶,忘了總也學不會的幾何圖形……
“捍衛留守兒童的童年,家庭、社區、學校以及游戲公司有責任為他們‘找健康的樂子’。”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王磊認為,留守兒童因為父母外出務工而喪失了完整童年,應該得到補償。強制的管教不是長久解決之道,有關方面應當為留守兒童提供一些健康的娛樂健身設施以及多組織一些文化娛樂活動,保護留守兒童童年的價值和尊嚴。同時,加強對一些網游公司的監管,要求其提供更完善的防沉迷措施。
王磊指出,在一些農村地區,家長存在“讀書無用論”的觀念,這在一度程度上影響了孩子,但這種觀念很顯然是落后的,也不符合實際。家長還是應多抽時間陪陪孩子,給予他們關愛和情感交流,與學校一起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引導他們好好讀書。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華安:10位留守兒童為老人舉辦集體生日會2019-07-15
-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圖書館為留守兒童送圖書2019-07-10
- 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夏令營開營 近200名兒童參加2019-07-03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中國學生奔波于補習班 日韓學生暑假一樣不輕2019-08-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