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對于每個人都非常的重要,只有合理健康的睡眠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尤其是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但是很多父母在這一問題上存在很多誤區。為此,記者采訪了石家莊市第四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喬艷霞,針對大家的疑惑進行解答。
誤區一 打呼嚕=睡得香?
喬艷霞對此表示,打呼嚕很可能是病。90%的孩子打呼嚕是因為腺樣體肥大,這是10歲以下兒童的特有疾病。幼兒長期打呼嚕可能導致缺氧,進而影響智力、體力發育。誘發中耳炎、鼻竇炎、齙牙、漏斗胸、身材矮小,因此發現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必要的檢查和規范治療。
誤區二 精力旺盛不睡覺,玩累了自然就睡了
喬艷霞建議,無論孩子和大人都要講究生活有節制,有規律。對于幼兒來說,常常越累越難睡,會出現“鬧覺”,無法自然入睡。過度的疲勞,會影響抵抗能力,進而影響生長發育。幼兒有時候越困越興奮,因為外界的刺激信息太多,會使他們的困倦信號被隱藏起來。雖然進入了睡眠狀態,可是精神活動還在持續,并沒有得到休息。這種入眠是不健康的“崩潰式”入眠,睡后還容易出現夜驚等現象。
誤區三 幼兒“睡中間” 到底安全嗎?
喬艷霞告訴記者,這種做法不可取。人體腦中組織在夜間的耗氧量非常大,越小的孩子腦耗氧量越大。睡在父母中間會讓孩子處于一個缺氧的環境中,影響孩子正常發育。而且空間小,孩子活動受限,父母身體可能壓住孩子,造成缺氧窒息,意外傷害。
誤區四 睡得越長越好
喬艷霞表示,足夠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勞,恢復活力。但并不是越長越好。睡眠時間太長,血液循環減慢,供給大腦的養分和氧氣大為減少,致使活動能力減弱。腦細胞得不到足夠的養分,會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智力下降。
誤區五 睡眠燈光 不分白天黑夜
針對此,喬艷霞介紹說,燈光昏暗確實有利于延長幼兒睡眠,但是如果白天、夜晚睡眠環境太相近,不利于他們區分睡眠模式,容易導致睡眠顛倒問題。因此,她建議,白天休息時輕輕拉上略遮光的窗簾為宜。合適的自然光照也可以促進幼兒生物鐘的形成。
如何給幼兒營造優質睡眠環境
一、臥室光線適度,光線柔和、朦朧。
二、保持相對安靜,不宜過于嘈雜。
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夏天溫度保持在24到28攝氏度,冬天溫度保持在18到24攝氏度,相對濕度保持在40%~60%)。
四、幼兒單獨睡嬰兒床。
五、清潔的環境,床褥干凈(床上用品經常通風晾曬,不要養成睡眠時摟抱玩具、被褥、毛巾等習慣)。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攜手青年厚植友誼 中東歐國家孔子學院夏令營2019-08-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