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盛近照
由于職業原因,我經常收到微博留言咨詢工作方面的問題,提問者有海歸,也有國內求職者,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人在職場,你認為什么能力最重要?
我的回答很簡單:抽象思維能力。
抽象思維看似虛無縹緲,卻是支配我們行為的原動力。如果把職場比作一本書,那么思維方式就是序言和目錄,它支配著工作模式,決定了職業生涯該如何書寫。
這里有一項很有意思的調查:本科生需要用3個月的薪資收入來收回大學4年教育學費的投資,而中等職業院校畢業的人才對工作技能提升的投資則更能立竿見影得到回報,1個半月就收回來了。
看上去本科生吃了虧,但隨著時間拉長,他們前期的學習投入開始逐漸產生效用,回報也逐年變得豐厚,體現出了較強的后勁。通過進一步研究我們發現,學歷只是表象,兩類人才最核心的能力差異,恰恰是抽象思維能力。
對“抽象思維”這4個字,大家并不陌生,但總覺得很遙遠,其實不然。我們小時候的數學課,就是抽象思維運用的集散地,每一個定理、每一條公式都是抽象思維的體現。抽象思維能力強的人在學生時代常被夸會“舉一反三”“一點就透”,畢業進入工作崗位后,也會給領導和同事留下做事有條不紊、善于總結、勤于思考的良好印象。
你會驚奇地發現,同樣是3MB的信息,自己只看到了3MB,抽象思維能力強的人卻能經過思考推導出30MB的信息,并熟練應用在解決300MB的問題上。可以說,抽象思維能力是授人以漁的“漁”,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宗”。
那么,如何挖掘并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呢?我認為有2個方法:
一是觀察。面對同一件事物,每個人看到的東西是不同的。小說家看見故事、藝術家看見美、抽象思維能力強的人能看見本質。想要達到這種境界,知識儲備必不可少,積累的方法一靠“讀書”、二靠“讀人”。
“讀書”,透過作者筆下的文字了解他們眼中的世界和思維方式,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讀人”,則是通過雙向溝通,吸收他人的觀點和見聞來豐富自己。讀得多了,自然看到的比別人多,思考得比別人深。
二是提煉。訓練抽象思維不能止步于觀察,還必須提煉出言簡意賅的抽象規律。乍一看高深,實際并不難。舉個有趣的例子:我們的父母大都很節約,即便你給家里打錢,父母通常也只會存起來,舍不得用來改善生活。但如果你給家里寄5000元的購物卡并告知父母只有1個月有效期,花不完則作廢,他們就會立刻變身“月光族”。
父母的行為看似有180°大轉彎,但內核實際上是不變的——害怕浪費。前者是舍不得花錢怕浪費,后者是怕購物卡作廢造成浪費。后一種方法之所以有效,正是抓住了父母“怕浪費”這一點。
由此不難看出,抽象思維的強大之處在于它提煉出的規律相當于一株樹干,向上可以朝不同方向長出無數枝葉,即應用在各個領域。父母花錢的問題可以解決,商業談判的問題也可以解決,二者看似毫不相干,卻是從相同的樹干中吸取養分,運用相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一是換位思考挖掘對方痛點,二是圍繞痛點進行勸服更易成功。
這就是“舉一反三”的核心思想,也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底層邏輯。這樣的思維方式,的確能在工作中給自己提供強大助力。
對不少回國就業的留學生,我經常會給他們的建議就是提高自身抽象思維能力。雖叫“抽象思維”,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卻毫不“抽象”,對于每一個求職者來說,實現從技能到技術、從重復到創造、從低端勞動到高端事業跨越,都離不開抽象思維。常常有人咨詢,入職后究竟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怎樣才能由眼前的問題延伸到更遠場景、給出更多答案?這些是工作進階最直接的表現,而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其所具備的抽象思維能力。
(作者系智聯招聘首席執行官,于1999年獲得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增加海外就業或回國就業的砝碼:去美國考注冊會計師2019-08-05
- 三成海歸年薪10萬什么意思?三成海歸年薪不足10萬讓人震驚2019-04-21
- 花費近200萬留學后工資一千多 海歸需加碼積累優勢2019-01-11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高中畢業考試就是大學敲門磚 德國高考看平時2019-09-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