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教育頻道>教育資訊
      分享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結合是一部交響樂。但不得不說,現在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各著各的調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明顯改觀。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怎么與學校教育相結合?三種教育是否需要再重新精準定位?怎么實現制度化而形成校內校外相協調的現代教育制度?需要在價值定位、制度定位、實施戰略和評估標準多方面做好系統工作。而其中,建立一個突破學校教育局限,貫通“家校社結合”的大教育理論,打通兒童在家庭、學校和社區成長的發展邏輯脈絡,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兒童在經歷中成長

      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兒童發展。兒童及其發展,本質上是由其在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經歷構成的,是生活經歷和學習間接經驗經歷的結果。這是所有人生經歷具有潛在教育性所決定的。橫貫家庭、學校和社區的大教育理論,是一個圍繞兒童經歷,從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社會互動,到兒童心理內化的理論體系。在最基礎、最本質的水平上,盡一切可能確保兒童經歷他們所需要的經歷的機會,釋放他們的潛能這一根本目的。

      古代教育的重心在于生活教育,主要在家庭完成。近代意義上的學校,重心在于間接經驗的傳授,主要在學校系統完成。現代社會中,科學技術高度融入社會生活,教育重心在于生活教育和間接經驗傳授相結合,學校的生活教育色彩趨濃,而家長對于科學教育和智力培養介入加大。因此,家庭和學校兒童經歷的性質,既有區別又出現了較多的重疊,成為家校合作的客觀土壤。

      父母、教師是至關重要的文化傳遞者

      社會性是兒童經歷的基本特點,兒童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得到成長的。老師、家長等成年人,作為兒童成長的代理人,不是要按照成年人的想法去改變孩子的基因習性,但卻可以將這些基因習性向著所期望的德智體美勞方向作出修改,特別是當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有效知識并在孩子成長的早期,就可以對引導孩子的成長施加更好影響。由此形成了家庭和學校,在培養兒童語言與交流能力,對他人情感和需要的感受性,在家庭內外和學校內外與他人共處的能力,學校學業成就以及價值觀、信仰和態度的引導等方面,可以發揮環境源頭和系統平臺的作用。

      父母和老師一道,作為兒童成長壓力的緩沖器,通過親密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為孩子提供在復雜世界免遭威脅的保護,以抵御生活壓力與條件的影響,引導兒童掌握認知和社會能力來應對逆境,培養出應對困難的彈性。

      家庭和學校一道,作為兒童接受外部影響的看門人,為兒童經歷的可能性打開一些門,同時又關閉很多扇門。這些經歷包括玩具、書籍、電視、電腦,參加培訓班、周末外出、與祖輩和其他家庭成員相處,以及托兒所、上學和父母所選擇居住小區的鄰里關系,包括選擇什么樣的課程和課外活動等等。父母和老師在以上作用的發揮中,成為至關重要的文化傳遞者。這種文化傳遞,是通過直接的態度和價值觀教導,通過彌漫性地滲透文化于他們向兒童提供的情景和活動之中來達成的。

      眾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兒童獨特成長經歷

      兒童在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經歷中,每個組織和個人的作用都是獨特但是有限的。許多教育理論模型,不再單純強調某一種因素對于兒童成長的決定作用,而是呈現出眾多因素聯系起來共同作用形成兒童獨特成長經歷的理論視野。

      以上家長、老師等成年人對兒童發展的作用,在中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上,通過為兒童選擇社會經歷和與兒童親歷共同經歷活動兩個方面來達成的。

      與兒童共同經歷活動。微觀層面的家庭和學校教育,是父母和老師等與兒童共同活動中發生的、生動的、具體的互動,分為三種類型:完成有清晰學習目標任務的成人-兒童共同活動;與孩子進行的開放式敘事交談;孩子承擔責任,共同參加日常家庭常規活動。這三種活動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區教育都作為基本要素而存在,但三種活動的比例成分和結構不同,形成家庭、學校教育的質的區別。

      選擇社會經歷。中觀層面的家庭、學校教育,是家長作為兒童的代理人,對兒童發展的結構性安排,以提供兒童社會互動的各種可能性,提供影響兒童成長可能經歷的機會和可能發生的社會關系。包括父母親安排投入的家庭生活,父母合理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充分的家長照顧子女時間,選擇設施與師資優良且使用良好教學方法的幼托和學校教育。家長和老師,是這些資源的提供者和調度師。主要體現在家長圍繞兒童教養調整家庭生活節奏,選擇養育方式,發現和選擇養育的關鍵抓手,延伸“有質量的陪伴”至學校和社區四個方面。

      大量的證據表明,這兩個層面的教育,各自都是客觀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體哪個層面的作用更大,因兒童的基因、前期社會經歷和社會關系結構相異而不同。其中,父母和老師與兒童建立親密的依戀關系和共享理解,“搭建腳手架,創造兒童最近發展區”,為兒童選擇和提供家庭內外社會經歷的最高原則。

      (作者:吳重涵,系南昌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招標重點項目"家校合作的國際經驗與本土化實踐研究"〔ANA180014〕的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亚洲国产精华液网站w|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有限公司| 91大神亚洲影视在线|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