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澳大利亞《星島日報》報道,研究發現,悉尼華裔移民家庭要支付高昂的房貸及生活開支,財務壓力沉重,因而促成了一種新現象——這些年輕父母將年幼子女交給中國的祖父母照顧,以節省托兒費,產生了一批“衛星嬰孩”。
美國圣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對悉尼一個華裔移民聚居的市鎮進行研究,發現該區有19名嬰兒被送往海外與祖父母暫住。報告稱,這情況越來越普遍,5歲或以前與父母暫時分離的嬰孩,平均在海外居住20個月。
研究指,部分移民家庭沒有親人在澳大利亞,欠缺支持,他們于是將年幼子女送回祖(籍)國讓祖父母照顧,以便全職工作或上學,造就了“衛星嬰孩”的誕生。
孟先生(Ben Meng,音譯)及Sophin Ding夫婦就是例子。他們2019年9月將剛滿1歲的幼女Valerie交給四川的外祖父母照顧。孟太稱:“她離開后,我在機場嚎啕大哭。那一刻,我在想我不應該送她回去。我感覺糟透了。”不過,知道女兒由自己的父母照料,而非托兒所,令她稍感寬慰。
兩夫妻與女兒相隔9000公里,平時透過微信共度親子時光。孟太稱:“我們每日都上微信,查看有沒有Valerie的照片傳過來。她是不是剪了頭發?今日發生什么?雖然她不在身邊真的很輕松,但我不想錯過了看著她成長的時間,我已經錯過了她最初幾步。她在中國時學會走路。”
西悉尼大學(WSU)移民研究員Shanthi Robertson稱,財務負擔是父母選擇將子女變成“衛星嬰孩”的主因,“他們可能持臨時簽證,不能使用政府資助的托兒服務,在墨爾本及悉尼等城市,生活開支真的很昂貴。”
除此之外,文化因素也是促成“衛星嬰孩”的關鍵。Robertson稱:“這情況在三代同堂概念普遍的國家很常見,由祖父母在孫子女的生活扮演重要角色。”她稱,她所訪問的父母多數都同意,把子女送到海外是困難的決定,“我認為父母視之為長遠給予子女和家人更好生活而作出的犧牲,他們認為這是他們在當下能為子女做的最好的事。”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教育部: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減負2019-11-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