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地區都開始取消線下教學,實施網上授課。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也因此有了更多擔憂:當地的防疫環境是否令人安心?付出巨額學費,卻只能上網課,是否值得?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是不是應該干脆選擇休學?《環球時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幾名不同國家的留學生與教育專家,他們對于在疫情中是否應申請休學給出了建議。
隨著韓國新冠疫情不斷升級,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選擇推遲返校日程。據韓國教育部10日透露,在韓國高校就讀的約6.8萬名中國留學生中,有約3萬人尚未從中國來到韓國。韓國教育部表示,上月28日韓中教育部就互相克制留學生出境、盡量保障學生不受影響達成協議,預計入境學生將由此進一步減少。
本月1日,韓國加圖立關東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確診感染,這名學生上月28日從仁川國際機場入境。這一消息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留學生的擔憂。
據韓國忠北大學5日透露,截至本月1日,該校668名中國留學生僅有350人入境。 其余228人申請遠程授課,76人申請休學, 1人自動退學。5日,韓國《釜山日報》對在釜山地區14所大學就讀的本科生、研究生、交換生、語言研修生進行統計的結果顯示,中國留學生共有5224人,其中2502人尚未返回韓國。沒有返韓的中國學生中,有447人申請了休學。
為了防止新冠疫情在校園內擴散,韓國教育部制定了“大學生在家授課”原則。韓國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俞銀惠表示:“直到疫情結束為止,原則上各高校不進行線下集中授課,而是推行在家網上授課。”她還表示,韓國大學將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授課,確保學生正常修讀學分,教育部也將同中方保持磋商,保障留學生的利益。
目前,韓國大多數高校將開學日期推遲了兩周,并宣布到3月底進行網上授課。中國留學生們可提前向學校申請,進行遠程學習。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如果想申請休學,一般在學校官網進行申請或聯系有關助教、老師、國際處等,提交休學申請即可。與此同時,留學簽證、外國人登錄證作廢,再入境時需要重新申請。之后再想復學的話,需要重新提交復學申請,收到有關負責人簽發的“復學同意書”后,重新申請簽證可再入境韓國,各個大學規定不同,詳情可查閱學校官網或聯系有關負責人。(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夏雪)
美高校春假該何去何從
美國華盛頓州食品和衛生紙缺貨。 田 秋 攝
近兩周,美國疫情的急轉直下,讓許多高校開始采取措施。繼華盛頓大學成為全美第一個停課的高校之后,斯坦福大學也在不久后宣布停止一切線下課程?!董h球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加州系統的各公立大學紛紛停課,隨著疫情在美國各個州蔓延,停課將會對美國高校師生產生巨大影響。
美國高校的冬季學期已經臨近尾聲,3月下旬即將迎來春假,因此停課首先影響的是期末復習和考試。每個學期最后一兩節課往往是介紹考試要點和指導復習的時間,收到停課通知后,許多同學擔心會影響到期末成績。目前,不少校方相應調整安排,幾乎所有現場考試都變成網上提交作業或論文等其他形式。
除了課程和考試外,很多學術會議和活動被取消,也對學生——尤其是碩士生和博士生——造成了困擾。因會議被臨時取消,學生將無法得到學校的差旅費補助,由于機票和酒店很難退掉,不少學生為此承受了經濟損失。另外,重要學術活動停滯,也對學生的研究進度造成影響。
在美國疫情嚴重的地區,如加州,大部分學校已經宣布停止一切線下課程,直到4月下旬。按照法律規定,國際學生必須注冊為全日制學生,才能夠保持其學生簽證。以本科生為例,每學期必須修滿12學分,且一般只能有一門是網課。不過,在疫情期間,大多數學校已經宣布解除對網課比例的限制,不到校上課不會影響國際學生的簽證。
對于國際學生來說,大多數美國高校不鼓勵學生在春假期間離開美國,一是出于安全考慮,二是因為線下課程一旦恢復,學生應立即開始全日制上課,維持其簽證狀態。三是如果學生離開美國,學校不能保證學生在自己的國家和地區能使用在線課程。
近日美國一些高校陸續發布通知,考慮到許多國際學生無法如期在2020年暑期前往美國參加夏校,學校建議申請的國際學生更改安排,并且已經啟動退費程序,其中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康奈爾大學等名校。參加夏校是國際學生了解美國大學的機會,一些修課的學分可以轉為正式學分,因此夏校一直是中國學生提升個人經歷、加強申請材料的重要環節。有上夏校打算的中國留學生,應盡快修正自己的申請及選課計劃。(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田秋)
在意大利中國學生緊張觀察疫情發展
2月底以來,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截至3月15日20時,意大利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157例,累計死亡病例1441例。目前,意大利全國宣布“封鎖”,從3月5日開始,所有大中小學與幼兒園都進入停課停學狀態。這給在意大利的華人,尤其是中國留學生群體的生活和學業帶來了很大影響。
目前,意大利共有2.6萬中國留學生。據了解,中國學生較多的米蘭理工大學、都靈理工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博科尼大學、羅馬各大學等,基本都啟動了遠程教學模式,但各高校效果不一。“有的學校很早就開始網課,我的學校目前還沒有遠程教學安排”,在都靈求學的李同學對《環球時報》記者如此表示。“盡管如此,一些老師還是給予課業建議和支持。在家隔離的時間,我也沒有給自己完全放假,每天堅持看書。”
但李同學認為,由于疫情局勢變化很快,學校的在線教學相比以前的教學模式,效果難免打了折扣。“特殊時期,也不能過于苛求,效果有限是意料之中的。我們更多還要憑自覺。”
“停課”不是“停學”,有幾名中國留學生對記者表示,暫時沒有休學打算。陳同學就讀于羅馬美術學院,她對記者說:“我的家人很擔心,和我一樣每天都關注著意大利的疫情進展。他們曾表示希望我先放下學業回國,但我不想就這樣放棄,我相信一段時間后,疫情能夠得到控制,我能夠順利畢業。”她說,在疫情暴發后,微信群等社交媒體上經常出現一些虛假信息,讓部分留學生很恐慌。
不過,還是有部分學生希望中途回國或結束學業提前回國。“我的一個留學生群里,很多學生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回國了。”劉同學目前在佛羅倫薩居家隔離,她對記者表示,雖然她所在的地方疫情還不算嚴重,但還是很擔心后續發展,和家人商量了多次也沒能拿定主意。“留下的話,擔心染病,也怕得不到好的救治;回去的話,也擔心路上風險大,更怕簽證受阻,到時候回來的居留資格被取消。”劉同學目前決定,暫時留下,等形勢出現轉機。“我囤了足夠的食物,口罩等物資可以撐一個半月,但愿那時候疫情已得到控制。我希望能順利在意大利畢業,這是我今年最大的心愿。”(環球時報駐意大利特派記者 韓碩)
專家建議:不要輕易申請休學
面對全球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不少留學生產生申請休學的念頭。對此,幾名教育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都建議,除非個人特殊狀況,還是盡量不要休學。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休學除了要辦理繁瑣的手續之外,還涉及到和其他同學之間“脫檔”的問題。“同學都畢業工作時,休學的同學還要留在校園繼續學業,花費額外的時間和財力完成學業。”儲朝暉認為,和中小學情況不同,大學生源地相對分散,發生傳染風險的可能性高,容易造成較大影響,因此大學停課是根據當前狀況做出的必要判斷。但是,大學具有現場教學可替代性強的特征,很多海外高校設有成熟的在線教育課程。而且,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強,完全可以通過自身努力繼續學業。
有些學生可能認為,繳納巨額學費卻只能在家上網課“很虧”。儲朝暉認為,換個角度思考,這一階段培養出來的自主學習能力或許更為可貴。而且,學校往往會提供其他資源支持在線學習,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充分利用一樣可以自我提升。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與改革研究所所長吳霓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國外高校主要通過出勤率、課堂討論參與度、作業和考試等方面評估學生成績,改成線上授課之后,學校也會對評分方式做出相應調整。吳霓表示,一般因個人身體狀況等主觀因素才會考慮休學,建議可以正常學習的學生聽從校方安排,繼續完成學業。
針對校方未作出線上授課安排、學生又無法按時返校的情況,吳霓建議學生盡快和學校取得聯系,協商解決方法。即便迫不得已休學,只要在后面的學期里多修學分,應該不會影響畢業,“但肯定要付出更多努力,壓力比較大”。
新航道首席留學專家冉維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近段時間來,有一些學生關心夏校問題。他們收到了美國學校所發相關郵件,允許學生在某個期間申請全額退費,畢竟現在中國學生申請美國簽證還有限制。冉維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美國高校要求學生春假之后不要返回學校,而是采取線上授課的方式。“有在國外的學生反映說,學校要求不能去教室、不能有超過25人的聚集活動,但國際學生還是可以留在宿舍進行線上學習的。”
冉維說,休學是可以的,但做出這個選擇一定要謹慎考慮。如果疫情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有可能上了一段時間網課就能恢復正常的校園生活。“美國何時恢復正常簽證申請還不好說,但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想必其對于旅行上的限制也會做出相應調整。”
冉維建議,對于學生最重要的是時刻關注學校發布的政策信息,積極了解變化,并遵守相關規定。“有中國學生擔心在美國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任何一所負責任的大學都會考慮到國際生的處境,學生也要積極配合學校政策的改變,遇到任何問題要及時和校方進行溝通。”(邢曉婧)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韓國疫情擴散 近半中國留學生未報到2020-03-03
- 在華留學生:“我覺得在中國安全 中國加油!”2020-03-02
- 留學生赴英國讀書:應繃緊安全弦2019-12-05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孩子在線上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學習效率2020-03-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