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何朝霞
3月27日深夜,湖南省教育廳發布“4月7日起湖南各級各類學校將分批次、錯時錯峰開學”。昨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
考生和家長時下都在思考如何迅速回歸“戰斗”狀態?在沖刺的焦慮下,家長如何為孩子的學習助力?記者特邀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理專家為考生支招。
念“緊箍咒”不如做孩子的“粉絲”
焦躁、失眠,越焦慮越沉溺于手機游戲……隨著開學時間推后、大考時間逼近,種種負面情緒在考生身上蔓延,他們擔心學業,擔心考試是否延期,擔心疫情發展,在原本大考臨近的焦慮下,承受了更多的壓力。考生的父母往往更加心慌,孩子的復習計劃被打亂、每天對著電腦屏幕上課會不會“隔靴搔癢”?
“你一定要考上985高校,發揮出自己最好的實力和水平,雖然大家都在家里,可都鉚著勁,你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才可能不落后。”張女士苦口婆心地為女兒小安(文中學生均為化名)打氣,換來的卻是女兒的不耐煩。前兩天的一次絮叨,讓母女倆冷戰了一天。
“放假這么久,高考這么重要,我能不提醒嗎?”張女士認為孩子還不能理解父母苦心。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主任醫師曹玉萍對此表示,家長一味地念“緊箍咒”,讓孩子時刻處于緊繃的狀態,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家長應該找準和孩子相處的位置,不要總把自己當成孩子的人生導師。”曹玉萍提醒,父母遇到和孩子想法相悖的情況時,要“緩緩圖之而其事卒成”,先了解情況,少說“你應該”“你必須”這樣的強迫性話語,尊重孩子的想法。
曹玉萍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在逐漸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看法,特別是高中畢業生,諸如關于學習的方法、關于高考專業方向的選擇,應多支持孩子的想法,做孩子的“粉絲”,幫他做理性分析,而不宜以家長自己的心愿而定。
“家長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如果家長對孩子發火,孩子產生抵觸心理,家長更加生氣,這樣的惡性循環會讓家庭關系陷入僵持狀態。”曹玉萍說,家長要理解孩子,給予足夠包容和接納。其次,要給孩子創造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孩子處于良性的情緒之下,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變成家長的事情。”曹玉萍還表示,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應該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保持一致,不要在引導孩子時出現相反的觀點,讓孩子無所適從。
適度的焦慮不會影響考試成績
“青少年時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吃不好睡不好、沉溺電子游戲等現象,疫情期間,這種現象可能會被放大,導致情緒焦慮,家長和考生不必視焦慮如猛獸,適度的焦慮并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科副教授李衛暉表示,考生可以從現在開始調整,行動上重視,心理上放松,用最好的狀態返校。
李衛暉建議,學生至少在復學的前兩天完全做到按學校的時間表作息。首先,考生和家長應盡早制定好作息時間計劃,循序漸進地調整作息,按計劃行事,這樣可減少忙亂,幫助孩子適應即將到來的學校生活。
其次,學會接納焦慮。家長要告訴孩子,焦慮的情緒是正常的,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適度的焦慮不僅不會影響學習,還可能會助推學習。李衛暉建議,在課余時間,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不要學習、吃飯、睡覺三點一線,可抽空打打球、跑跑步、聽聽輕音樂等,這些都是不錯的解壓方式。不論家長還是孩子,在心情焦躁時,要學會讓自己的情緒發泄出來,比如在無人處大聲唱歌,或是跑步,或是找人聊天,不要將情緒憋悶在心里。
“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孩子可能在心理上對復學有一些抵觸和害怕,這是正常的情緒,家長應該細心和孩子們解釋,指導他們正確防護。”李衛暉表示,當孩子迷茫、困惑的時候,一定要引導他向身邊的成年人求助。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狀況失常,務必尋求專業醫生的建議。
在學習方面,曹玉萍提醒,任何一場重要的考試,不僅考核知識技能,同時也是心態的較量。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可能讓學到的知識得到充分發揮,適度的緊張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太過緊張,常想著“考不考得上”“考不考得好”,會加重緊張情緒,應將注意力要放在學習的過程上,走好了過程,自然就有好的結果。
孩子情緒過于高漲也應引起警惕
學生情緒低落是失常,專家提醒,情緒莫名高漲也需要引起警惕。
晴晴的成績一直中等偏上,去年年末開始,她突然開始改變以往比較松懈的學習態度,變得特別刻苦,每天熬夜也不覺得累,學習的積極性前所未有地高漲。這段時間在家上網課,不像在學校那樣方便向老師請教,晴晴的脾氣越來越大,焦慮越來越嚴重。在一次線上月考失利后,晴晴整夜失眠,每天郁郁寡歡。晴晴父母把她帶到醫院,醫生診斷,晴晴患上了雙相情感障礙。晴晴剛開始出現的“打雞血式學習”屬于輕躁狂的狀態。
據了解,雙相情感障礙一半以上的患者在20歲之前發病,以15至19歲尤為集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于青春發育期,隨著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情緒也易波動,再加之有中高考、特殊事件的誘發,疾病更容易發作。
“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會一段時間抑郁、一段時間躁狂。初期雖然有可能會出現積極、興奮等看似正面的情緒,但其中隱藏的情緒并非完全不可察。”曹玉萍提醒,當孩子突然情緒高漲地要學習、要運動,想法很多又易變,表現出和以往很不一樣的積極后,家長應該仔細地觀察孩子們這段時間的脾氣是不是和以往相比變大了,或者是否變得和以前有些不同。如果覺得孩子情緒很不正常,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判斷孩子情緒和精神變化是否正常,通常有兩個維度,一個是縱向地和孩子以前比較,一個是橫向地和同齡孩子比較。當然還要看孩子情緒變化持續的時間,比如情緒高漲持續1周以上,或情緒低落持續2周以上,均需要及時就醫。”曹玉萍提醒,孩子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家長在注意孩子身體健康、學習狀態時,應該引導孩子有積極正面的心態,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媛)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超半數受訪家長覺得自己“臨時教師”當得不錯2020-04-02
- 超長宅家如何讓“熊孩子”主動學習?家長先要學會“示弱”2020-03-31
- 補上家庭教育這一課 居家學習是個難得機會2020-03-27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到7月7日至8日舉行2020-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