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選舉
      分享

      日前,島內藍綠雖基于各自立場對美國新一輪軍(商)售背后意涵有不同解讀,但都對美國此舉表示“支持與感謝”。殊不知,他們共同的不足是:沒有思考常年巨額軍購給臺灣民眾帶來的巨大損失,更沒有認真思考根本解決之道。

       一、常年軍購給臺灣同胞帶來巨大損失

      首先,常年軍購給臺灣同胞帶來的直接損失驚人。臺灣的主要軍購對象是美國,自李登輝至今,臺灣支出總額(含意向)超過650億美元,其中李登輝時期總額超過220億美元;陳水扁時期超過290億美元(含意向,部分迄今未實現),馬英九執政迄今超過140億美元。按當前匯率,臺向美軍購總額超過2兆新臺幣。另有臺灣向其他國家購買的軍火未統計在內。

      經濟學家指出,軍費是人類最大浪費,對經濟社會與文教等事業都產生嚴重排擠效應。巨額軍購給臺灣同胞帶來的損失也顯而易見。臺灣軍購費用由“中央”財政負擔。據有關資料,當前臺灣“中央”財政總負債約5.3兆新臺幣,2兆多軍購費用相當于其40%。顯然,若無龐大軍購開支,臺灣財政壓力要小得多。額軍購也擠壓了當局刺激經濟的政策手段和力度。2009年,臺當局給每人發放3600元新臺幣的“振興經濟消費券”,總額僅850億余新臺幣,但據臺“經建會”事后分析,該支出對經濟增長年度貢獻達0.28-0.43個百分點。日前臺當局希望復制該措施,但因財政困難,加之反對黨抵制,最后只端出40億新臺幣“短期刺激方案”??杉僭O,若非財政太差,或少用部分軍購,目前困難就可解決。此外,島內目前有縣市連工資都發不出,個別鄉鎮晚上缺錢開路燈,部分學生為營養午餐費發愁,若無軍購開支的擠壓,這些公共支出也不再困難。

      其次,常年軍購給臺灣同胞的間接損失無法估量。一是臺灣國際形象受損,“凱子軍購”之稱常年甩不掉。島內還有人發現,美售臺軍品一向“價美物廉”,臺甚至曾替美國“試用”新產品而造成傷亡。此次的“佩里艦”,當年美國曾免費給盟友,售給其他國家2艘僅需9000萬美元,而對臺要價則達1.9億。

      二是加劇島內貪腐之風,并成政爭引爆點。臺灣長期以“國防機密”為由對軍購黑箱作業,由此滋生大量弊案。李登輝時期向法國購買拉法葉艦時,曾發生巨額回扣丑聞,李登輝也卷入其中,后還釀成“尹清楓命案”。2008年初又暴出陳水扁卷入軍購弊案“鐽陣案”。雖事隔多年,許多真相已淹沒,但由此引發的藍綠政爭不時重演,并影響政局穩定。

      三是引發兩岸關系緊張,惡化臺灣經濟環境。美對臺軍售一再給“臺獨”分裂勢力幻覺,以為有美國作靠山就可在“臺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遠,一再引發兩岸關系緊張,臺灣經濟環境連帶遭殃。島內學者早在1990年代就指出,兩岸關系不穩定是影響臺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島內學者普遍認為,臺灣優勢在經濟,如果輸了經濟就什么也沒有了;即使花再多錢購買軍火,“臺獨”分裂勢力也無法與統一力量相抗衡。

      二、臺灣走出軍購迷思有終南捷徑

      長期以來,藍綠鼓吹軍購的理由是,通過軍購可“增強防衛維護安全”,“保護臺灣現行制度”。無論他們講不講清楚,大家都明白,他們擔心的是大陸“武力攻臺”。然而,這些擔心或借口并不存在。

      中國人民早已厭倦內戰,并一再表達通過和談解決臺灣問題、維持臺灣現狀的立場。早在軍事對峙時期,毛澤東于1950年代便說“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周恩來1960年代提議兩岸和談的同時承諾“臺灣的社會改革可以從緩”。軍事對峙結束后,1979年元旦《告臺灣同胞書》承諾“在解決統一問題時尊重臺灣現狀和臺灣各界人士的意見,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呼吁首先通過兩岸和談結束軍事對峙狀態,“以便為雙方的任何一種范圍的交往接觸創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環境”。鄧小平1983年6月承諾“統一后,臺灣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性,可以實行同大陸不同的制度”。江澤民在1995年1月《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的講話(俗稱“江八點”)中重申“統一后臺灣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臺灣同外國的民間關系不變”,承諾“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呼吁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么問題都可談,作為第一步,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并達成協議。胡錦濤2008年歲末《攜手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講話(俗稱“胡六點”)中提議,為有利于穩定臺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兩岸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習近平任大陸最高領導人以來,一再呼吁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加強溝通協商,早日結束政治分歧,強調雙方應該相互尊重彼此的對不同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的選擇,避免讓這類分歧干擾兩岸交流合作,傷害同胞感情。

      大陸早對臺灣所擔心的安全與制度選擇有充分考慮,并提出解決之道是通過兩岸和談。并且,按現行國際法與國際行為準則,以及兩岸各自法律規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之間并無舉行和談的前提障礙。如果有關方面還以這些問題作為軍購的借口,要么是對大陸一貫立場政策不了解,要么是別有用心。

      既然兩岸商談就能解決有關疑慮,臺灣當局又何必浪費臺灣同胞血汗錢與發展機會,大肆采購那些無用的軍火?相信島內各方遲早會明白其中奧妙。

      責任編輯:陳錦娜

      最新臺灣選舉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布!福建3所高校進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報業新媒體發展有限公司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福建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海都報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动漫卡通在线播放| 亚洲色欲色欲www|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AV网站|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fuli在线观看|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