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第19次全臺代表大會第4次會議上,黨主席洪秀柱(中)率4位副主席郝龍斌(前排右起)、詹啟賢、胡志強、林政則,以及黨籍“立委”們一同進場,高呼口號提振士氣。(黃世麒攝)
據臺灣《中國時報》文章指出,當“行政院”黨產會磨刀霍霍,除勒令國民黨不得動用“不當黨產”發薪水,還徑自宣告國民黨近10年不當黨產收入逾150億(新臺幣,下同),所謂“黨產歸零”、“轉型正義”已淪為政治口號。面對“執政黨”的萬箭齊發,體質虛弱的國民黨何去何從?
文章表示,因應此困局,國民黨中央緩發退休黨工月退俸、現職黨工的三節獎金也凍結,目的在于爭取社會同情與聲援;而頻繁召開記者會炮打黨產會政治酬庸、成員綠油油,也希望引起社會共鳴,但效果似乎不大。
抵擋綠營的政治追殺,藍營應采更務實策略,“行政訴訟”、“找尋2018縣市長強棒”、“黨務改革瘦身”要三管齊下,這三策環環相扣,必須與時間賽跑。畢竟,國民黨提出“連環套式的釋憲聲請”,成案與否并非操之在己;而黨產會已制定多項辦法,其中多具爭議內容,國民黨宜盡速提起行政訴訟,將戰場轉至法庭,才可能稍有喘息空間。
其次,推出2018縣市長強棒參選人,更是當務之急,黨主席洪秀柱拋出“黨內不要自亂陣腳,互相扯后腿”,也看出問題之所在;所謂政治問題,透過政治手段來解決,爭取勝選,才能累積更多政治籌碼。
老態龍鐘、缺乏變革是外界對國民黨的刻板印象,一個將近800位專職黨工、每月人事費4000萬的開銷,體質也過于虛胖。如何洗刷罵名、重新與社會連結,第一步是黨務改革力道要加大、加速,讓百年老店蛻變成有戰斗力的新政黨。
文章最后表示,要討回公道,國民黨必先自助而后人助之,未來的活路也在這里。
責任編輯:鄭梅欽
- 臺灣如何穩定生存發展?郝龍斌:關鍵在兩岸關系2017-04-09
- 媽祖也是黨產? 臺媒稱“媽祖是國民黨統治工具”2017-04-02
- 農藥放寬國民黨的錯?郝龍斌怒嗆:作賊喊抓賊2017-03-26
- 民進黨“立委”再次裁贓國民黨 遭郝龍斌用事實打臉2017-03-26
- 2018選舉再與柯文哲合作?民進黨:征召有彈性2017-03-26
- 國民黨民調:65%民眾不滿蔡英文 30%支持罷免她2017-03-26
- 各黨團吵成一團“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成了一出爛戲2017-03-24
- 吳敦義稱國民黨2020重返執政前 要先多拿下幾個縣市2017-03-24
- 國民黨抽查“人頭黨員” 首日389通電話異樣僅28個2017-03-24
- 民進黨2018提名規則出爐 被指為賴清德預留空間2017-03-23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軍裝備嚴重老舊仍用1911年制手槍打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