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13日通過一項政策,以鼓勵高中職業學校畢業生先工作體驗社會,再考慮升學。學生工作期間每月可獲得1萬元(新臺幣,下同)的獎勵,3年期滿后可一次性拿到36萬元。該方案將于2017年8月起實施。
綜合中央社、《聯合報》等臺媒報道,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潘文忠當日在“行政院會”上作“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賬戶”相關情況報告。他指出,當局推動這一政策,是希望高職生畢業后能有機會停下來,了解自己興趣所在及未來發展方向,再繼續求學、就業或創業。方案將于明年8月起試辦3年,每年將遴選5000名高職應屆畢業生。
按規劃,高職應屆畢業生可申請“青年就業領航計劃”,尋找全職工作。學生除領取合法的勞工薪資外,“教育部”、“勞動部”每月還將各撥5000元到青年儲蓄帳戶。3年后若想返回校園或轉換產業,可將36萬元存款一次性領回。學生也可選擇擔任義工或到偏鄉做社會服務。
為鼓勵優良企業加入計劃,“勞動部”每月還將給雇主提撥訓練費用5000元,最多發放2年。
臺北木柵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前校長許振輝表示,一直以來,很多知名高中職業學校升學率都在九成以上,讓高職畢業生不讀書去工作,家長不可能同意。與其讓孩子不念書,不如擴大辦理產學專班,讓大家有更多選擇,這才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責任編輯:劉微
- 臺媒:“太陽花”被告無罪 傷害臺灣“法治”精神2017-04-10
- 臺日關系提升?臺日“畸形戀”背后:日本如何“俯視臺灣”?2017-04-10
- 瓊瑤稱生死關頭拒絕急救手術 想要尊嚴死沒有痛苦2017-04-09
- 臺灣如何穩定生存發展?郝龍斌:關鍵在兩岸關系2017-04-09
- 福建平潭自貿片區:為兩岸經貿合作“提速”2017-04-09
- 薩德事件最新進展 美國考慮對臺軍售 臺灣欲讓美國在臺部署薩德?2017-04-08
- “新南向”打頭陣 柯文哲“大嘴巴”出師不利2017-04-07
- 高中生寫100遍“黑人的命也是命”被斯坦福錄取2017-04-06
- 薩德最新消息 美臺謀求“薩德入臺”貌似荒誕:其實醞釀已久2017-04-06
- 薩德最新消息 所謂美考慮售臺薩德和F35或只是談判籌碼而已2017-04-0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軍裝備嚴重老舊仍用1911年制手槍打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