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圣善夜……”40位平均年齡70歲的銀發老人身著紅色圣誕老人服飾,敲著三角鐵,齊唱《平安夜》。29日,他們從臺灣首座“圣誕老人培訓學校”結業,可接受民眾和企業預約,進行“圣誕老人到你家”的表演活動。
75歲的林茂一從社團法人臺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良手中,接過“畢業證書”。
“親愛的圣誕老人,恭喜你在圣誕老人培訓學校表現優異,已具備專業圣誕老人的各項能力。特頒此證,以茲鼓勵。”看著證書上這幾行字,林茂一笑得很開心。
臺灣當局2014年發布的第10次臺灣民眾生命表顯示,臺灣人平均壽命79.12歲,平均退休年齡約57.8歲。
“退休后超過20年的時光不該就此畫上休止符。”楊志良說,許多老人有才華,也健康,退休后仍可貢獻社會。“現在社會上很多‘抗爭’,而圣誕老人給予愛,也有很多人愛圣誕老人。”他因此籌劃了“圣誕老人培訓學校”,讓老人開啟第二人生,“秀”出自我價值,翻轉大眾對“老”的刻板印象,也邀請大眾一起獻愛心。
成為一位合格的圣誕老人并不簡單。報名的銀發老人須達55歲,先通過面試、才藝表演等關卡,再在3個月內每周學習1到2次音樂、舞蹈等課程,最后表演驗收,才能結業。
“裝扮成圣誕老人,小孩子肯定喜歡。”林茂一想著5歲的孫女也很愛表演,現在爺孫有共同愛好,會更高興。
退休后曾因股票暴跌罹患重度抑郁癥的許明焱,現在是愛笑俱樂部的校長,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鼓勵人們傳播歡笑,解除種種憂慮、壓力。
“我在公園(表演)帶給人們快樂歡笑,圣誕老人也是帶給大家愛和歡樂,所以直接報名參加。把愛散播出去,這是非常好的。”許明焱如是說。50歲從印刷公司老板職位上退休后,他將這類公益服務當作第二事業,每天按時去“工作”。他認為,這比待在家里無所事事,更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民眾或企業29日起即可預約圣誕老人表演。楊志良告訴中新社記者,活動最重要的意義是讓高齡者有展現才華的平臺,也讓他們交朋友。老人最怕的是沒有社會連結、孤寂,參加活動可延緩失能。有的人原本沒有那么快樂,交了朋友后互相扶持,也會快樂。(記者 劉賢 路梅)
責任編輯:肖舒
- 臺媒:“太陽花”被告無罪 傷害臺灣“法治”精神2017-04-10
- 臺日關系提升?臺日“畸形戀”背后:日本如何“俯視臺灣”?2017-04-10
- 瓊瑤稱生死關頭拒絕急救手術 想要尊嚴死沒有痛苦2017-04-09
- 臺灣如何穩定生存發展?郝龍斌:關鍵在兩岸關系2017-04-09
- 福建平潭自貿片區:為兩岸經貿合作“提速”2017-04-09
- 薩德事件最新進展 美國考慮對臺軍售 臺灣欲讓美國在臺部署薩德?2017-04-08
- “新南向”打頭陣 柯文哲“大嘴巴”出師不利2017-04-07
- 薩德最新消息 美臺謀求“薩德入臺”貌似荒誕:其實醞釀已久2017-04-06
- 薩德最新消息 所謂美考慮售臺薩德和F35或只是談判籌碼而已2017-04-06
- 臺灣3月PMI為65.2% 創近56個月新高2017-04-0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軍裝備嚴重老舊仍用1911年制手槍打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