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議員盧昆福(右)向“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左)抗議公聽會是黑箱作業。圖片來源于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漁業署”近日緊急通報,稱日本公務船將到沖之鳥礁“執法”,要求在當地作業的臺灣漁船“應先行避開”。消息一出,島內輿論嘩然,各界對民進黨當局恐日懼日,不能維護好臺灣漁民權益的言行大張撻伐。
一直以來,民進黨遇到日本就腿軟,蔡英文及其團隊“逢日必軟”更是登峰造極。
公海捕魚卻被要求主動避讓
1月11日18時30分,臺灣“漁業署”接獲臺外事部門通報,指出有3至4艘屏東縣琉球鄉和東港鎮漁船在沖之鳥礁公海作業,日方將派公務船前往“執法”。隨后,“漁業署”在18時50分發給各相關單位緊急通報單,并電話聯系船長提醒注意。
臺灣船東陳文省說,接獲“漁業署”通報后,他就立即請船長駛離該海域。“我們只是討海的漁民,不想惹事!”說此話時,無奈之情溢于言表。對于臺灣漁民來說,去年在沖之鳥礁公海捕魚的臺灣漁船被日本蠻橫扣押的事件歷歷在目,“雖然‘政府’告知我們是公海,但漁民實在沒能力和日本公務船對抗,接獲通知就乖乖駛離。”陳文省說。
去年4月24日晚上,屏東琉球鄉漁船東圣吉16號在沖之鳥礁附近海域作業時,突然遭日本公務船要求登船檢查,但東圣吉16號置之不理,繼續航行。隔日清晨,日方登船時便將船長潘建鵬強行扣到日方公務船上。東圣吉16號事后經過交涉,漁民付了巨額的保證金,人和船才回到臺灣。
島內輿論紛紛批評當局軟弱
漁民在公海捕魚受到日方公務船騷擾,但臺灣當局第一時間不是考慮救援,反而采取廣播方式勸漁船“先行避開”。這樣的軟弱行為受到島內輿論的廣泛批評。
琉球區漁會總干事蔡寶興稱,當局告訴漁民沖之鳥礁是公海,漁民可安心捕魚,如今卻要漁民避開,等于承認日本的管轄權。看到這張通知單,“漁民心都快碎了”。他說,現在日本和臺灣的關系看上去很好,但事實上漁民仍感覺深受打壓,“普遍火大”。
國民黨“立委”張麗善近日痛批說,沖之鳥礁本身的地位大家都很清楚,礁并沒有經濟海域,去年4月才發生臺灣船東被扣船事件,花170萬元新臺幣才能贖人。盡管有臺日的海洋事務合作對話,卻沒有提升反而矮化臺灣地位,蔡當局“逢中必反,遇日必軟”,真是“喪權辱國”。
聯合新聞網也評論說,“若換作日本漁民被我方或他國驅趕,難道日本政府會用廣播叫日本漁民先撤離嗎?”當局該做的,“難道不是立刻派出巡邏船前去保護人民嗎?”文章說,蔡當局不用“武攻”,但開啟海洋事務協商機制這樣的“文攻”顯然也沒用,當局“應該硬起來捍衛漁民基本的捕魚權利,而非遇事就要漁民摸摸鼻子先閃人”。
臺當局丑態百出盡顯媚骨
事實上,自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的媚日行為可謂是連成串,不斷秀出“下限”。去年5月23日,距離蔡英文政府執政僅3天,新當局“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表示,對沖之鳥礁是“礁”還是“島”的問題上“不采取法律上的特定立場”。
2016年8月,臺立法機構負責人蘇嘉全訪日時公然宣稱臺日關系如同“夫妻關系”,還說“臺灣哭,日本也跟著哭;日本笑,臺灣也跟著笑”。對此,臺灣網友痛批蘇嘉全“一臉奴才樣”。
隨后在去年11月,蔡英文當局發動閃電戰拼日本福島核災區食品解禁,臺“農委會”在3天內舉辦10場公聽會;但在多場聽證會上,臺灣民眾均沖到場內舉抗議標語,會議被迫中斷。不過,民進黨當局推進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的腳步仍在繼續。
而在民進黨當局展示媚日行為的同時,面對大陸漁船可能存在的“越界捕魚”行為,臺“海巡署”卻擴大“威力掃蕩”項目,從1月14日至15日連續2天使用強力水炮“驅離”20艘“撈過界”的大陸漁船。
對于蔡英文當局的對日政策,國民黨方面曾批評其為“諂媚巴結、進退失據、專業蒙羞、國際笑話”。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袁易表示,蔡英文當局比陳水扁執政時“更加媚日”。“蔡英文畢竟是長期跟隨李登輝,深受李登輝影響,也是由李登輝一路提拔上來,她今天所采取的對日政策可以說是有跡可循,算是對李登輝‘親日、媚日’之政治遺產的繼承。”
責任編輯:林航
- 臺灣漁船澎湖海域遭搶劫 大陸協助抓捕14名嫌犯2017-07-16
- 臺日經貿會議被憂“黑箱作業” 臺當局公信力遭質疑2016-11-30
- 臺灣漁船“金君號”日本外海起火 一名印尼籍漁工落海失蹤2016-10-27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情懷·子午名雕書畫藝術展”在北京舉行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