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卡優新聞網”8日報道稱,2016年“政黨輪替”后,陸客來臺數量呈現斷崖式下墜,全年人次減少16%,觀光業只能夾縫中求生。為彌補陸客空缺,臺“觀光局”積極引進東北亞及東南亞游客,已出現成效,不僅日韓旅客上升,泰國來臺更增長57%,越南、菲律賓也分別增長34.3%、23.9%。臺“觀光局”分析,不僅東北亞投放明星廣告及綜藝節目露出奏效,觀光“南進政策”也逐漸發酵,除了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免簽證外,自2015年11月起也針對泰國、印度尼西亞、印度、越南及菲律賓等也實施優質團旅客觀光簽證簡化措施,帶動東南亞旅客來臺觀光。
對此,臺灣有分析認為,蔡英文只是玩了一次“統計的魔術”而已,很多好看的數字并沒有太多的用處。一位林姓旅游業者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就以去年10月為例,盡管表面上的統計數字看來耀眼,許多東北亞和東南亞來臺旅客都是正增長,且增加不少,例如越南旅客增長73.71%、泰國旅客增長73.27%、菲律賓旅客增長47.2%,但這3個國家來臺人數總和只比去年多2.3萬人次。鄰近的韓國人來臺增長23.1%,但實際增加人數不到1.4萬人。這名林姓旅游業者表示,這些增加的旅客根本就比不上陸客減少的損失,據統計,去年10月陸客的跌幅高達44.3%,就減少了超過17萬人次,10月間陸客的減少一口氣將其他所有的正增長拉下馬來,讓臺灣10月的入境旅客數也較去年同期下跌8.75%,難怪有旅游業者說“一個大陸打敗全世界”。
“來臺外國客增,難補陸客缺口”,臺灣《旺報》9日報道稱,據業者最新出爐的一份調查顯示,陸客團在臺免稅店的人均消費約5000元(新臺幣,下同),是泰國和韓國旅客平均1000元的5倍。自由行陸客更高達1.5萬元,是所有入境旅客最高的。旅游業估計,僅是今年1月,較去年同期減少的陸客就讓臺灣外匯收入少了63億元。這份調查顯示,韓國加上泰國去年來臺共增加約30萬人次,在免稅店的總購物費用約3億元,陸客團是韓泰旅客合計的11倍,而且這還不包括更高消費的自由行陸客。一家大型購物店業者表示:“陸客來臺少,很多旅行社和餐廳倒店、旅館要賣,但購物店不一樣,已經開始合并。”預估今年陸客來臺“會比去年更慘”,購物店只有三種下場:一是干脆收掉不做了;二是合并,例如最近就有3家鐘表店合并成一家,繼續營業;三是死撐,看以后會不會有機會活過來。
位于臺北市中心區衡陽路的全祥茶莊是家著名的老字號,一名店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來他們茶莊的觀光客“總數未減少”,但“購買金額大幅減少”,因為陸客到他們店里是“一買就數斤、數十斤”,而其他國家旅客則是半斤、一斤地購買。
當然,臺灣也有支持蔡英文的聲音。臺灣“蕃薯藤新聞”9日報道稱,陸客團不來,臺灣各業叫苦連天,剛開始還會發起游行、逼當局表態,加上去年“火燒車事件”,重創陸客團來臺人數。但有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認為,陸客團會消失是必然且自然的。在全球各地,大規模的陸客團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減少,而原因正是網絡信息的發達。所以陸客團不是不來,是已經走入歷史、面臨轉型了。文章稱,政府不必被至今賺翻陸客錢的業者嚇到,因為只有不長進的業者才會做不到生意。
責任編輯:林航
- 陸客大減臺旅游業怨聲載道:去年3個慘今年5個2017-07-14
- 陸客個人游連跌8個月 臺旅游業預估跌幅還將增大2017-04-23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情懷·子午名雕書畫藝術展”在北京舉行2017-11-12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舞劇《海的一半》泉州演出直擊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