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5月5日電(記者查文曄 章利新)多位研究兩岸經濟關系的臺灣專家5日在此間舉行的“兩岸交流30年研討會”上表示,臺灣企業在大陸改革開放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30年來兩岸經濟關系日益密切,對這一成果應予以珍惜。隨著大陸經濟結構轉型,兩岸產業合作應順應時代發展變化,尋找新的共贏模式。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所長劉孟俊表示,當前大陸經濟規模已居全球第二位,其成長穩定與否攸關周邊地區乃至全球發展。臺海兩岸經貿關系緊密,一旦大陸經濟波動,臺灣必將受到沖擊。目前大陸正在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以創新驅動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臺灣企業面對這一趨勢,若能持續維持創新,建立差異化的生產能力,將有助于處理好與大陸產業鏈的關系。
劉孟俊認為,大陸正在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設置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器和青年創業創新平臺,將吸引臺灣青年和企業前往大陸創業、投資,可能帶動掀起新一波臺灣青年創業投資熱潮。大陸方面提出今年將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也將提升對臺灣同胞的吸引力。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大年表示,在大陸改革開放的歷程中,臺資企業扮演了重要角色。上世紀90年代初期,臺灣的代工制造廠商大量轉進至大陸,利用大陸的廉價勞動力,將生產規模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峰。不論是電腦、成衣或球鞋,臺商在全球代工市場的占有率都名列前茅,這種兩岸垂直分工的合作模式,促使兩岸貿易大幅成長,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也不斷擴大。
“臺灣對大陸的出口在1990年為85億多美元,2007年已突破1000億美元,現在對大陸出口約占臺灣出口總額的40%左右。兩岸經濟交流30年的歷史表明,市場的力量不是人為可以阻擋的。”劉大年說。
他認為,隨著大陸由出口擴張改為內需推動的發展模式,臺商也應積極考慮拓展大陸的內需市場。
臺灣工業總會資深顧問徐純芳則表示,臺灣在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方面須正視兩岸關系的影響。
此次研討會由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主辦,20多位來自臺灣各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與會。
責任編輯:趙睿
- 一臺灣旅行團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遭持槍歹徒搶劫2017-11-07
- 福建非遺傳承人赴臺交流側記:茶香漆藝舞詠春2017-11-03
- 龐建國教授:臺灣的“天然獨”源于對大陸的無知2017-11-03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到臺灣促進兩岸文化交流2017-11-03
- 第十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將于3日開幕 首次舉辦人工智能圍棋邀請賽2017-11-01
- 1例1休“修法”擬改14休4 工商界支持、勞團批倒退2017-10-31
- “立委”黃國昌罷免案 臺“中選會”將公布審核結果2017-10-31
- 涉走私近5000萬元冰毒至東京 4臺民眾在日本被逮2017-10-31
- 報告顯示:2019年起臺灣出生人口恐比死亡人口少2017-10-31
- 國民黨籍“立委”江啟臣宣布參選臺中市長選舉2017-10-3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情懷·子午名雕書畫藝術展”在北京舉行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