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變”爆發80周年的日子。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今日在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說,當年一旦日本侵華成功,對中國來說,就將是一場不只亡國,而且更將是一場“亡文化”的慘禍。最近,蔡英文當局變本加厲地推出新課綱,準備將中國史的教學并入東亞史,這不是準備在臺灣玩一場徹底亡掉中華文化“天下”的游戲嗎?張亞中直言,我們誓與這股日本侵華的幽靈對抗到底,絕不讓華夏文化之光在臺暗熄!
評論摘編如下:
“盧溝曉月”曾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永定河水靜靜流淌在一片遼闊的大地上,就在這片寧靜的平野上,誰知道80年前的今天,竟燃起了中國歷史上一次最讓人怵目驚心的烽煙!
對日抗戰,是一場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遭遇的艱險。從中國人的觀點來說,歷史上中國多次遭逢異族入侵,也曾多次遭逢亡國的慘禍,可是每一次的挫敗,卻都變成了民族內涵的再一次擴大,這原因無他,因為中華文化的力量終歸消融了入侵者。只要文化不亡,我們就不怕任何短暫的挫敗。
可是日本的侵華是完全不一樣的。當時,日本不只軍力上遠勝于我們,而且日本自明治維新后,徹底脫亞入歐,文化上也接受了西方帝國主義的霸權思維,更重要的是,日本文化雖受中國重大影響,但在日本維新成功之后,就徹底瞧不起中華文化。由于他們深信“適者生存”的達爾文主義,并認為自己比中國更優越,因此一旦日本侵華成功,對中國來說,就將是一場不只亡國,而且更將是一場“亡文化”的慘禍。若真是如此,那就將是中國歷史一場真正的浩劫。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紀念抗戰,不只是要紀念另一場中國曾經遭遇的侵略,也不只是要紀念多少保家衛國的英靈,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楚對日本侵華在中華文明的延續上,所帶來的重大危機,并記取這個教訓。顧炎武曾區別了“亡國”和“亡天下”的不同,五胡、蒙古、滿洲的入主中原,那都只是亡國,朝代的更迭,用現代政治學的說法,是中國史上政府與政權的易主,但若日本入主中原,那可就是徹底亡天下,是中華文化的徹底滅亡了。
然而80年前爆發的這場“亡天下”的危機,真的已經完全過去了嗎?對臺灣而言,看來是還沒有的。從20幾年前開始,臺灣就已經在我們都知道的原因里,不再紀念抗戰了。也從那時開始,臺灣開始尊日抑中,自我貶損中華文化,過去20年歷史課綱的變化,乃至社會上的種種“去中國化”的變化,不都清楚顯示了這個軌跡嗎?
最近,蔡英文當局更是變本加厲地推出新課綱,準備將中國史的教學并入東亞史,這不是準備在臺灣玩一場徹底亡掉中華文化“天下”的游戲嗎?顧炎武說,亡國是士大夫之責,也就是說廟堂里做官的要負責,可是如果亡天下,那可是就“匹夫有責”了。我們這一介小民,并不需要為國民黨的敗選丟掉政權負責,但我們又豈能看到臺灣自絕于中華文化呢?又豈能看到日本當年在侵華戰場上沒能做到的事,居然在臺灣正在點點滴滴實現呢?
在七七事變80周年的此刻,我們看到盧溝曉月的哀愁了嗎?如果一場準備在臺灣滅亡中華文化的行動已然展開,那么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誓與這股日本侵華的幽靈對抗到底,絕不讓華夏文化之光在臺暗熄!(張亞中,作者為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日韓竟為這事互懟2017-11-10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韓研究院統計:七成韓流游客來自日本 女性占近九成2017-11-09
- 中美元首夫婦同游故宮 三大殿前感受古老文明2017-11-09
- G20峰會將首次在日本召開 愛知縣申請成為舉辦地2017-11-08
- 一臺灣旅行團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遭持槍歹徒搶劫2017-11-07
- 日本分尸案嫌疑人白石隆浩被捕 1名受害者身份確定其余8人有線索2017-11-07
- 韓旅游業摩拳擦掌 為吸引中國游客展開花式營銷2017-11-06
- 福建非遺傳承人赴臺交流側記:茶香漆藝舞詠春2017-11-03
- 龐建國教授:臺灣的“天然獨”源于對大陸的無知2017-11-03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情懷·子午名雕書畫藝術展”在北京舉行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