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陸游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自去年起陸客人數大減,島內不少景點游客稀少。圖為日月潭/資料圖片
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布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陸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于“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游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后,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游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走在臺灣旅游勝地墾丁最繁華的墾丁大街上,一位本地游客望著空蕩許多的夜市,對同伴感慨地說。墾丁大街是墾丁景區最熱鬧的商業街,這一帶分布著較為密集的各式民宿。每當夜幕降臨,美食攤點密密麻麻地布滿了這條長約1公里的夜市大街,是游客最愛“打卡”的地方。
墾丁夜市長龍不見蹤影
記者幾年前曾經造訪此地。和當時相比,墾丁大街的游客明顯比以前稀少許多,之前有些要排長隊的攤位前,長龍已不見蹤影。不少裝潢精美、面朝大海的民宿打出“尚有空房”的招牌,與之前旺季一房難求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和以前相比真是差很多。以前晚上八九點哪有空位,十桌有九桌大陸游客!”在墾丁大街經營一家海鮮小吃店的張媽媽對記者抱怨說,自從臺灣政黨輪替后,政策收緊,陸客少了許多,對她的生意影響很大。
不僅是墾丁大街,大陸游客必去的景點鵝鑾鼻、貓鼻頭公園觀光人數更是遭遇了“雪崩式”下滑。根據墾丁公園管理處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墾丁公園境內景點總人數僅211萬馀人,比去年同期344萬馀人大減132萬8700馀人,其中鵝鑾鼻公園比去年少了25萬多人,貓鼻頭公園從去年同期107萬馀人銳減至今年只剩33萬馀人,更是狂減73萬馀人,兩個園區就少了近百萬觀光人次。
東南亞客購買力不及大陸游客
“‘新南向’哪能填補大陸游客減少帶來的損失!”在墾丁擁有6、7家民宿的里長張昌益表示,東南亞游客不僅人數上遠遠無法填補陸客減少的缺口,在購買力上也比陸客差很多。
張昌益在墾丁開民宿已有30多年。據他觀察,陸客和臺灣本地游客形成互補,為著經濟效益和旅游體驗最佳,許多陸客會選擇淡季到墾丁。而且,當墾丁游客過多時,會自動溢出到恒春半島,對恒春的旅游業形成帶動作用。
“大陸游客銳減對墾丁的影響還算小的,但是恒春的很多民宿,尤其是受前幾年旅游市場火爆向銀行舉債修建民宿的旅游業者,影響就很致命了。至于高雄、阿里山、日月潭等地以往陸客傳統旅游地,受大陸游客減少的影響更加厲害。”王精誠說。
苦撐待變 盼兩岸關系解凍
記者在恒春、高雄等地看到,很多民宿的門前掛起了“此房出售”的牌子。根據臺“觀光局”的統計,高雄有19家待售商旅飯店,其中包含1家觀光飯店;待售商旅飯店房數超1500間房,待售金額高達64億元。
據了解,今年進入暑期旺季以來,高雄已有兩家專接大陸游客旅行團的酒店倒閉。高雄市九福企業集團總管理處經理馬光輝說,去年以來南臺灣已經有很多酒店陸續停業。當前的兩岸關系看來沒有太大進展,很多高雄的酒店同業都有再賠三年的最壞打算。
“現在旅游業者‘苦撐待變’,希望兩岸關系不會這樣一直僵持下去,早日迎來春暖花開的一天。”墾丁社區發展協會總干事王精誠說。
長期觀察恒春半島旅游生態的墾丁福華飯店總經理張積光表示,雖然福華相較以前入住率只減少了一成左右,但是“臺灣旅游業不能再等!”他認為,重新吸引大陸游客回到臺灣市場,才是挽救臺灣觀光業的根本做法。
責任編輯:陳錦娜
- 蔡當局玩弄“嘴炮” 無視島內觀光危機2017-08-24
- 大陸游客赴臺人數減半 對臺投資額也減近千萬美元2017-08-08
- 臺北故宮大陸游客減半 開放攝影拼網絡營銷2017-08-07
- 6月份大陸游客赴臺灣人數跌破20萬 創新低2017-07-21
- 赴臺陸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入損失逾700億新臺幣2017-07-15
- 大陸游客減145萬 臺灣觀光業一年損失600多億2017-06-23
- 陸客銳減影響大 高雄市邀彰投旅游業踩線搶島內游商機2017-06-09
- 臺日雙向旅游人數失衡 旅游赤字現象成關注焦點2017-06-02
- 臺知名夜市接連倒閉 業者嘆陸客不來觀光變“關光”2017-05-30
- 陸客不捧場 臺觀光產業淪為“慘業”2017-05-09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情懷·子午名雕書畫藝術展”在北京舉行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