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韓國、香港等地雞蛋被驗出殺蟲劑芬普尼(Fipronil)含量超標后,臺灣“食藥署”日前才對外宣稱,經查驗島內雞蛋沒有該殺蟲劑殘留,消費可以安心食用者。22日臺灣“農委會防疫檢疫局”卻證實,臺灣雞蛋也驗出數據偏高的芬普尼,直接打臉“食藥署”,民眾更是心慌,不知道該相信誰?
目前雖鎖定3家彰化蛋場,但污染源從何而來,且到底有多少雞蛋已流入市面,甚至被消費者吃下肚,有關單位還在追查。希望這次不會如先前雞蛋遭戴奧辛污染一般,迄今仍未知確實的污染源來自何方。
當初在發生戴奧辛蛋事件后,外界才驚覺長期以來,臺灣“行政院農委會”并未訂定飼料的戴奧辛殘留標準也無罰則,且戴奧辛亦未列入臺當局力推的CAS及產銷履歷檢驗項目,引發外界對臺當局食安把關能力的質疑。
而雞蛋殘留芬普尼在島內非首例,過去紅茶、鐵觀音也發生過芬普尼含量超標,是否還有未爆彈,“農委會”與“食藥署”有必要做全盤的檢視,趕快把蔡當局力推食安五環的漏洞補起來。
文章說,為避免消費者恐慌,臺當局官員又會循例緩頰,說這樣低的殘留量對健康不會有立即危害。不過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已將芬普尼列為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大量的芬普尼可能導致腎臟、障肝臟和淋巴腺的病變;依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建議,每人每日芬普尼容許攝入量為每公斤0.2微克,以最高芬普尼劑量計算,體重60公斤成年人每天吃1.3顆即超標。
問題是單一毒性或許不會對人體產生立即的傷害,但是若民眾日常飲食中還包括其他農業、荷爾蒙、重金屬等殘留風險,這種復式累積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不知道臺當局是否有委托學術機構做過實驗?何況慢性病患者、兒童、老人、孕婦等耐受性與一般人不同,面對的風險更高。在消費者并不是因為價格因素,自愿選擇承擔此風險的情況下,民眾有權利要求排除不當的食安風險。
食安已經是全球性的問題,尤其隨著貿易自由化推動,原料和成品來源及流通更加多元,讓食安把關更具挑戰性。而這些年臺灣民眾真的受夠了食安事件的一再發生,民眾迫切需要的是能夠解決問題,而不是只會口頭掛保證。
責任編輯:楊林宇
- 一臺灣旅行團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遭持槍歹徒搶劫2017-11-07
- 福建非遺傳承人赴臺交流側記:茶香漆藝舞詠春2017-11-03
- 龐建國教授:臺灣的“天然獨”源于對大陸的無知2017-11-03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到臺灣促進兩岸文化交流2017-11-03
- 第十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將于3日開幕 首次舉辦人工智能圍棋邀請賽2017-11-01
- 1例1休“修法”擬改14休4 工商界支持、勞團批倒退2017-10-31
- “立委”黃國昌罷免案 臺“中選會”將公布審核結果2017-10-31
- 涉走私近5000萬元冰毒至東京 4臺民眾在日本被逮2017-10-31
- 報告顯示:2019年起臺灣出生人口恐比死亡人口少2017-10-31
- 國民黨籍“立委”江啟臣宣布參選臺中市長選舉2017-10-3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情懷·子午名雕書畫藝術展”在北京舉行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