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積電聯發科鴻海研發費可觀 入選全球創新前百名
臺積電近幾年來全力沖刺先進制程,一年投入的研發經費高達660億元新臺幣。圖片來源于臺媒
據臺媒報道,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公布最新《2017全球創新一千大企業調查》,調查發現,全球創新前1000名大企業研發費用創下歷史新高。而臺灣地區今年共有31家企業入榜,其中臺積電、聯發科、鴻海分別以第59、79、90名居于全球前百大。其中,臺積電與鴻海研發費用為660億元(新臺幣,下同)與480億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公布的《2017全球創新一千大企業調查》顯示,全球投入研發經費最多的前4大企業都是科技業,依次為亞馬遜4830億元、Alphabet(Google母公司)4170億元、英特爾與三星電子皆為3810億元。若按照產業類別來看,全球研發支出最多的為計算機及電子產業,共4兆8600億元,第二是醫療產業4兆7700億元,第三則為汽車產業3兆2700億元。
臺灣地區今年共有31家企業入榜,較去年減少1家,總研發經費達3987億元,較去年增加59億元;研發經費占總營收3.1%,較去年上升0.1個百分點。投入研發經費最多的臺灣前5大企業依次為臺積電660億元、聯發科510億元、鴻海480億元、臺達電150億元、和碩聯合科技120億元。
資誠企管顧問副董事長劉鏡清表示,臺灣地區長年所累積的研發優勢,在下一波全球創新的價值網絡內,仍是與競爭者拼搏的重要本錢,除通過強化技術開發、以創新的價值網絡為目標外,也應透過策略聯盟建立優勢,取得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并進一步深化經營多年的客戶關系。
對于全球趨勢的調查,劉鏡清指出,雖然總研發經費創下新高,但全球企業的研發主管仍擔憂經濟民族主義的抬頭。調查指出,52%的研發主管受訪時表示,經濟民族主義可能對其研發產生普通或重大的影響;而33%的研發主管則認為,由于簽證或工作的限制,可用的研發人才越來越少,或是要聘雇更多當地的人才。
另外,為了響應北美的政治環境改變,近5成的北美企業在未來2年打算改變其研發計劃。劉鏡清評估,若經濟民族主義傾向的政策具體落實,最可能受惠的國家包括加拿大、德國和法國。
責任編輯:陳錦娜
- 臺積電7nm擊敗三星 成功拿下驍龍8452017-06-13
- 棄三星!高通7nm芯片曝光:臺積電代工2017-06-12
- Intel汗顏!臺積電7nm明年就量產:后年上EUV2017-05-26
- 性能激增!iPhone 8/7s不延期:臺積電已量產A11芯片2017-05-11
- 改個名字好賺錢!臺積電12nm紅了:四大家都要用2017-05-11
- 臺積電7納米技術已試產2017-05-05
- 臺積電南京12寸晶圓廠招兵買馬:明年上線16nm代工2017-04-06
- 他86歲執掌萬億帝國,輝煌不亞于任正非2017-04-05
- 臺積電下月量產蘋果A11芯片2017-03-28
- 臺積電董事長摔跤引虛驚 發聲明證僅輕微擦傷2017-02-03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情懷·子午名雕書畫藝術展”在北京舉行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