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2月28日電(記者胡旭、張超群)一片四季如春的陽光,一方20來畝的土地,幾個踏實肯干的伙伴,幾百種精挑細選的作物——在四川西南的攀枝花紅格鎮鄉下,臺灣人李賢治這幾年細心經營自己的“莊園”,不僅讓精致農業在這里落地生根,更成為川臺農業合作的典范。
攀枝花是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這里氣候獨特、土壤肥沃、空氣優良,一年四季陽光充足、鮮花盛開、瓜果飄香,被譽為“陽光花城”。2014年,第一次到攀枝花旅游的臺灣屏東人李賢治就被深深吸引。他驚訝地發現,一些在臺灣最南端才能種出的水果,竟然在這里也長得很好。
敏銳察覺這是個市場機會,學醫出生的李賢治在攀枝花紅格鎮下鄉搞起了農業。“除了自然條件,紅格鎮依托陽光、溫泉、冬訓基地等吸引了大批運動員和游客,有很好的康養旅游基礎,但相對來說仍然比較傳統。”李賢治說,在這方面,臺灣的精致農業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
李賢治的計劃是,依托鮮花、水果、巧克力等元素,打造一個精致休閑農業主題莊園。這一項目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從考察、選址到簽約再到建設,一路十分順利。不久,李賢治一手操辦的“逸品敲冰巧克力莊園”落成,他也正式成為一個一年四季都要下農地、務農活的職業“農民”。
當時,李賢治在攀枝花第一個引進了可可豆的種植和深加工技術,游客可以體驗從可可豆到巧克力的制作全過程。在莊園中,本地特色水果如紅梨、臍橙、軟籽石榴等和臺灣引種的芒果、釋迦、蓮霧等相映成趣。此外,莊園里還種植了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等名貴樹種。
在這么小的地方種這么多生長需求各不相同的作物并非易事。在一個蔬菜棚,綠油油的生菜不是長在土壤里而是陶粒上,四周還環繞了一個清可見底的魚池。李賢治解釋,這是“魚菜共生系統”。通過巧妙的設計,實現了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記者注意到,類似科學種植的影子在園中處處彰顯。
如今,李賢治的莊園已經成為攀枝花最火的休閑農莊之一。家長們帶孩子來這里賞百花、識百果,老人們來這里憶農事、看稀奇,商人們來這里尋樣品、覓商機……適逢冬季,莊園里的客人依然絡繹不絕,深紅色的洛神花開得正艷,李賢治專門采集起來制成花茶和蜜餞,供游客現場品嘗或者帶走當伴手禮。
李賢治在張羅自己的莊園之外,還與當地農戶合作,出資金、出技術幫助他們種植高品質臺灣水果,聘請臺灣專家向農戶傳授做果樹管理、田間管理等科學種植方法,讓老百姓也嘗到了精致農業的“甜頭”。
李賢治說,“農業不一定要很辛苦,但是需要堅持。只要有新的思路,往往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就這樣,憑著對農業的熱愛和巧思妙想,李賢治在“陽光花城”一步一步走出了源自寶島臺灣的農業精致化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黃仙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觸“紅線”必出手 大陸再三警告意味著什么2017-12-28
- 臺研究機構:臺灣經濟走勢“樂觀、不安并存”2017-12-28
- 王英津:大陸宜用文化融合應對“文化臺獨”2017-12-28
- 臺政黨去年政治獻金結余:國民黨為負四千萬臺幣2017-12-27
- 蔡英文執政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王豐一語點破2017-12-27
- 海洋生態攝影展呈現臺灣周圍的海底世界2017-12-27
- 臺流感疫情新增5例死亡病例 預估跨年進入高峰值2017-12-27
- 臺評出考古重大發現 四千年前母子骨骸引關注2017-12-27
- 新黨:堅持一中原則 繼續服務兩岸同胞2017-12-27
- 全國臺聯第十屆理事會會長、副會長名單2017-12-2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新加坡女模K歌飆高音猝死 出事前唱周杰倫的歌2017-1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