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灣大學新任校長管中閔:臺大預見變化超前布局
華夏經緯網1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7日表示,臺大不能等到世界潮流變了,才發現遠遠落后,必須預見未來的變化并超前布局,他也希望帶領臺大實踐由下而上的變革。
據報道,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1月5日宣布,由“中央研究院院士”管中閔當選下任臺大校長,預計2月正式上任。管中閔7日和媒體分享他對未來臺大的規劃。
管中閔表示,過去臺大是臺灣高教的標竿,這些年臺大在教育競爭力、人才競逐、研究創新、學術倫理和國際學術地位等方面遭受許多質疑和挑戰,排名、經費都很重要,但不會是臺大唯一的問題,臺大體質如果不改變,各方面都還是可能出現落后狀況,因此“變革是唯一的出路”。
面對高教海嘯,管中閔提出亞洲旗艦計劃,規劃三大驅動引擎,包括具前瞻性的創意平臺C School,以培養破格思考與創造力的人才,還有連結美歐的國際學區U School,與國際名校深度合作,建立臺大新的國際品牌,同時成為終身學習人才基地T School,推動延伸教育。
談到國際合作策略,管中閔建議,可參考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的模式,臺大可和國際名校合作,在徐州路校區成立國際聯合學院,經費以自籌為主,并以臺大優勢領域為骨干,跨院校合作成立具未來性和競爭力的新專業,例如同樣營銷領域,臺大可聚焦在人工智能、精準營銷等重點。
至于人才問題,管中閔表示,臺大的人才困境就是教師老化嚴重,資淺教師比率太低,助理教授僅占18.1%,40歲以下教授僅約15%,但教授比率卻高達57%,50歲以上的老師達53%,預估至少1/3教師將于10年內退休,人才問題迫在眉睫。
管中閔指出,臺大有教學需求,必須補足老師,但如果臺大沒有國際競爭力,搶不到一流師資,就只能得到二流師資,加上年金問題可能引發中間精英教師出走,人才是臺大必須面對的問題。
對于經費,管中閔表示,根據臺大2016年數據顯示,扣除“教育部”補助和學雜費收入,基本開支缺口約新臺幣3億元,邁頂計劃結束后,校方可運用的經費缺口可能擴大,但租金權利金、可彈性運用的捐贈收入等都太少,因此他希望建立校友和社會網絡進行例行性募款,成為臺大常態性額外收入。
管中閔指出,臺大要面對的問題,遠比大家想象的更多、更復雜,不能等到世界潮流變了,才發現遠遠落后,臺大必須預見未來的變化并超前布局,他也期望能推動由下而上的變革,而臺大就是實踐由下而上變革的樞紐。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2019數字中國創新大賽分區決賽在滬舉行2019-03-28
- 國際能源署:去年全球碳排放創新高 需采取行動2019-03-27
- 廣州將推進3個國鐵、7個城際軌道、13個地鐵建設2019-03-27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高雄市長韓國瑜:外銷要重品質 不能讓臺灣農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