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6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進行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發現每天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者對比睡眠時間達到9小時者,近視風險增加9倍。
專家推薦,學齡前兒童(3-5歲)每天睡眠時間應為10-13小時、小學學童(6-13歲)為9-11小時、青少年(14-17歲)則為8-10小時。
不過,臺灣衛生健康主管部門2017年開展的“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臺灣幼兒園幼童及小學學童睡眠時間8小時以下者占15%,中學生睡眠時間8小時以下者高達89.5%,其中有22.7%甚至在6小時以下。
這項涵蓋7474名兒童青少年的調查發現,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者對比睡眠時間達到9小時者,近視風險增加9.04倍。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的學童患近視比率達76.5%,睡眠時間達到9小時者則只有23.5%的患近視概率。
臺灣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官員胡怡君表示,從調查結果可知,成長階段的孩子如果缺乏充足的睡眠,與近視率提升有很大的關系,增加孩子睡眠的時間能降低近視風險。
臺灣學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過度用眼、睡眠不足等都是重要原因。充足睡眠對孩子來說,可促進神經系統和腦部發育、安定情緒及放松全身肌肉(包含眼球肌肉的休息與組織修復等),充足睡眠是兒童近視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
胡怡君指出,家長的督促有助于降低近視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未近視的孩子中,有50.6%的家長經常或總是要求孩子晚上10時(幼童為晚上8時至9時)左右就上床睡覺;患近視的孩子中,只有34.5%的家長會如此要求孩子。
此外,未近視的孩子中,有超過5成的家長經常或總是注意孩子用眼環境,孩子抱怨不舒服時,家長經常或總是立刻帶孩子就醫,讓孩子每日均衡飲食不偏食;但患近視的孩子中,只有約35%的家長會如此。
未近視的孩子中,當孩子近距離用眼時,有38.7%的家長經常或總是每隔30-40分鐘就讓孩子中斷用眼并休息10分鐘;患近視的孩子中,只有12.2%家長會這么做。
臺灣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官員王英偉建議,家長應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幼兒園孩子晚上9時前、學齡孩子10時前就寢,除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外,也要注意用眼環境并適度限制孩子近距離用眼時間。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廈門一5歲男孩頻頻跑法院,咋回事?2019-03-25
- 依伯夢中拳打腳踢 可憐依姆“熊貓眼”2019-03-20
- 高校“夸夸群”火了 這是青年人心理互助方式2019-03-15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網友:“內憂外患”不斷夾攻 蔡英文處境相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