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立法機構預算中心指出,近20余年臺灣生產總值僅增長2.91倍,臺灣當局債務未償還余額卻增長超20倍,應加強債務管控。
據了解,臺灣當局債務未償還余額1995年、2000年、2003年、2009年與2013年分別突破1兆元(1兆=1萬億,新臺幣,下同)、2兆元、3兆元、4兆元及5兆元,預計至今年底與明年底更將達到5.52兆元與5.67兆元,近20余年增加超20倍。
預算中心指出,臺灣當局債務連年增加,主要是因為政府編列預算時經常性的財政赤字以及頻繁提出排除債限的特別預算,導致自2000年至2017年舉債14637億元,債務迅速增加。
但預算中心發現,以各年度臺灣當局債務未償還余額占臺灣生產總值的比率分析,1991年底債務未償還余額2647億元,占該年度臺灣生產總值僅5.59%;但到明年底預計債務未償還余額將攀升至56738億元,而臺灣生產總值增幅較小,政府施政帶動經濟增長效果有限。
預算中心表示,近20余年間臺灣當局債務迅速累積,臺灣人均負債也隨之攀升,但臺灣生產總值提升卻有限,舉債用于施政的效益性備受考驗。因此,臺灣當局應審慎評估帶動經濟增長效果,強化債務管理。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福州臺創中心創新方式 精準服務助臺灣創業者圓夢2019-03-28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網友:“內憂外患”不斷夾攻 蔡英文處境相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