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10月18日電(記者左為 吳濟海)臺灣“中研院”研究人員近期證實,濫用抗生素將導致腸道菌相失衡,進而影響免疫系統的修復功能,使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大幅提高。研究團隊同時發現,若結合“乳酸益生菌療法”,有望提高心臟受損后的修復功能。
臺灣“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謝清河團隊18日在臺北向外界介紹這一研究成果。謝清河表示,團隊用抗生素清除小鼠腸道細菌后,發現施行心肌梗塞模擬手術的小鼠死亡機率大幅提升,且多數是死于心臟破裂。經研究后,他們發現關鍵是缺少了腸道細菌的代謝產物——短鏈脂肪酸。
據介紹,短鏈脂肪酸是維持免疫細胞功能的重要因子。心肌梗塞時會產生大量壞死細胞,這些細胞會誘發體內免疫反應進行修復,以維持心臟結構穩定。然而,如果體內缺乏短鏈脂肪酸,免疫系統的修復作用將受影響,從而提高死于心臟破裂的機率。
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已知腸道菌相的平衡與人體肥胖代謝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癌癥與精神及神經退化等疾病皆有密切關聯,可視為人類維持健康重要的共生伙伴。近來部分研究文獻更指出,腸道菌相的失衡與心血管疾病的發展情形有關,本次研究進一步破解其間作用機制。
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若結合目前盛行的乳酸益生菌療法,通過乳酸桿菌改變腸道菌相及其代謝產物的組成,有望提高心臟受損后的修復功能。
據介紹,該研究已于10月8日刊登于美國醫學期刊《循環》。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學者研制出可快速降解水中抗生素的新型催化劑2019-01-10
- 韓國將于16日宣布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結束2018-10-15
- 官方稱中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為5.6%2018-09-12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網友:“內憂外患”不斷夾攻 蔡英文處境相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