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左一)日前陪同國民黨臺北市議員參選人徐巧芯(左三)掃街拜票,天氣炎熱、頻頻拭汗。(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島內“九合一”選舉就在下個月,各陣營候選人為搶攻年輕選票無所不用其極,有的參加電音趴、與饒舌公司跨刀合作,有的推出洗腦rap競選主題曲,還有的請來電音DJ,為競選總部開幕揭開序幕。做的多,但成效如何?不分藍綠競選幕僚都透露,年輕選票是所有族群中,最難撩、投資報酬率最低的一塊。
民進黨競選幕僚匿名表示,觀察年輕選民的生態,發現就算競選文宣再有梗,讓他們愿意在Facebook分享轉貼,或者競選活動再有趣,使他們愿意參加,都不等于真的搏得認同,“更重要的是,認同感甚至又離出門投票,還有一大段距離,就知道要拿年輕選票,難如登天。”
該綠營幕僚表示,盡管投資報酬率低,容易熱臉貼冷屁股,但卻也難以直接割舍、斷然干脆不經營年輕選民。因為現在不做,當他們變成非年輕族群時,恐怕更是政治冷感,“而且講白了,每年首投族,一定多于往生的老人,你不努力,票就是一年比一年少。”
國民黨一位競選幕僚也坦承,今年的電音戰打到后來真的只剩下跟風,“每個人都辦了,你不辦真的很奇怪,但為什么要辦、成效會如何,說真的連我們自己都不敢想”。
綠營幕僚也提及,搶攻年輕選票最主要的戰場就在社群平臺,包括Facebook、IG等,但今年尤其五五波的縣市,競選團隊普遍的困境就是都找不到讓社群聲量一次沖高的精準突破口,無論從同婚、甚至趣味自嘲下手,今年的聲量成效普遍低迷,加上營銷能不能奏效很難預料,所以還是只能不斷的嘗試。
藍營幕僚指出,動員年輕選民,最成功的一次莫過于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但當時純粹仰賴“時勢所趨”,一開始帶動風潮的的年輕人,或許有動腦、是真的想要改變,但后面更多只是跟著潮流,覺得要去投票才夠潮、夠流行。但歷經這兩年,看見執政者說得到、做不到的,今年的年輕選民還是回歸政治冷感,投票動機極低。
不分藍綠競選幕僚都表示,接下來只剩一個月,還是不可能放棄年輕族群,除了持續透過社群催票,活動還是會繼續辦。藍營幕僚表示,回歸本質,年輕族群本來就是施政重要的一環,要競選,就要繼續耐心經營年輕人的需求。(中國臺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德國最大州選舉“地震” 默克爾面臨考驗2018-10-16
- 奧巴馬“重出江湖”助選 人氣能否變作民主黨選票?2018-09-19
- 巴西今年大選選民為1.473億 女性占一半以上2018-08-02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網友:“內憂外患”不斷夾攻 蔡英文處境相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