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日罕見打破慣例,發表“新年談話”。在這一兩岸關系占了超過一半篇幅的談話中,她提出“中國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存在的事實”“必須以和平對等的方式來處理我們之間的歧異”等“四個必須”,并揚言為兩岸交流建起“三道防護網”。“九合一”選舉慘敗后,蔡英文想出的對策不是反省政策,而是向深綠靠攏。當天,“在選舉中用民意痛擊民進黨”的高雄市針鋒相對地提出“三個必須”:必須為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努力、必須交流溝通、必須互相尊重。臺灣《聯合報》說,想象一下畫面——蔡英文如今前線潰散、后防空虛、腳下盤崩,卻猶自孤坐墻頭,只想效仿孔明空城退司馬,能得計否?
在發表新年談話前,蔡英文攜眾人頂著1日凌晨6時多的寒風苦雨,在“總統府”前舉行升旗儀式。蔡英文全程唱完“國歌”,沒有回避“吾黨所宗”等敏感歌詞,甚至連“國旗”也拿在手上,直讓臺灣網友驚呼“我有看錯嗎?”此前,她從未手拿“國旗”,“國歌”也是能避則避。“中時電子報”援引島內網友的話說,果然是政客,太能演,一切都是為了選票。升旗儀式開始前,有“獨派”人士高喊“蔡英文,大Liar(意為騙子)”“蔡英文下臺”“槍斃蔡英文”等口號。
1日,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出席國民黨中央舉辦的升旗典禮。他在致辭時呼吁當局和地方政府都要全心全力拼經濟,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盡全力維護兩岸和平穩定發展。在《聯合報》看來,兩黨元旦升旗氣氛詭譎,仿佛2020年“總統大選”的插旗大戰。
對于蔡英文的新年談話,國民黨用“一個必須”回擊。該黨發言人洪孟楷1日批評蔡英文好像當“九合一”敗選不存在,這是藐視民意、把頭埋在沙堆里的做法。他說,在兩岸關系上,蔡英文的“四個必須”仍未擺脫“怪東怪西怪中共”的論調。國民黨對其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謙卑地傾聽民意。“人民的耐心有限,民意的反撲是即時且堅定的”。
1日,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和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分別在2019年第1期《兩岸關系》雜志發表新年賀詞。臺灣“中央社”注意到,他們都提到今年是《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和平統一方針提出40周年。劉結一強調,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張志軍表示,回首40年風雨兼程能夠看到,和平總能戰勝對立,開放總能戰勝封閉,融合總能戰勝割裂,交流總能戰勝隔閡。
在“九合一”選舉之后談及兩岸新局勢時,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曾說,2019年將是兩岸關系關鍵年,甚至可能是1949年后最重要的一年。這一判斷被島內輿論認同。《中國時報》1日發表社論稱,大陸可能對臺發動各種反制,包括提升兩岸城市互動層級測試當局、繼續以優惠吸引臺灣優秀人才等,而在中美對峙下,臺灣一旦明顯靠向某方,就可能引發另一邊的報復,進而傷及臺灣經濟。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金奕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大陸的對臺政策有很強的持續性和可預測性。臺灣雖然有“急獨”勢力鼓噪,當局也推行“反中”“抗中”的路線,但島內存在一股強大的希望和平發展的力量。世界格局處在大的實力變革前夕,這可能是最大變量,但中美關系在競爭中合作的局面不是誰想打破就可以打破的。在決定臺海關系的三大因素都沒有發生重大改變的情況下,大陸仍擁有兩岸關系發展的絕對主導權。如何正確判斷形勢,是對臺灣當局的最大考驗。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譚福榕 胡馨予】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臺網友:“內憂外患”不斷夾攻 蔡英文處境相當尷尬2019-03-29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網友:“內憂外患”不斷夾攻 蔡英文處境相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