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兩岸同胞情 臺灣學生中華文化尋“根”之旅

      中華文化尋根之西夏王陵。(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原標題:“尋”訪華夏五千年 “根”系兩岸同胞情——上海中醫藥大學臺灣學生中華文化尋根夏令營探析

      中國臺灣網2月19日上海訊 青年是兩岸關系的未來,而兩岸高校學生間的文化交流亦是兩岸交流中成效最為顯著、經驗最為豐富的領域。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華文化尋根夏令營系列活動,從文化交流為切入口,收獲頗豐。

      2008年以來,兩岸高校青年學生群體的交流成為兩岸青年交流中成效最為顯著、積累經驗最為豐富的領域。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從思想到行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連接兩岸共同的東西是文化,是民族情結,是共同的利益基礎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是民族、國家認同的前提和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

      為了增進臺灣學生對祖國大陸風土人情和悠久文化的認同,上海中醫藥大學自1998年起,已連續二十一年精心策劃組織臺灣學生開展以“中華文化尋根夏令營”為主題的系列學習考察活動,累計共有829名臺灣學生參加活動。

      二十一年來,學校組織臺灣學生考察南京、杭州、寧波、天目山、黃山、泰山、長沙、四川、江西、西安、山西、云南、東三省、新疆和寧夏內蒙等地,尋根夏令營從小規模、近線路逐步發展為大規模、長線路,深受在校臺灣學生的歡迎。通過對祖國大陸的社會考察,臺灣學生深深感受到中華文化和民族親情的熏陶,取得良好成效。“中華文化尋根夏令營”活動,創出了上海中醫藥大學臺灣學生工作的特色亮點。

      兩岸同胞情 臺灣學生中華文化尋“根”之旅

      中華文化尋根之山西晉祠。(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多方協作 精心策劃

      “中華文化尋根夏令營”活動初期,主要由學校自行組織。后來在上海市臺辦的牽線搭橋下,積極探索與民主黨派聯合開展此項活動,從2005年起,學校與民革上海市委共同承辦這項活動。為保證活動持續開展,在經費上采取“四個點”的方法,即市臺辦出一點、民革市委出一點、學校出一點以及學生個人出一點。

      “去哪兒”,每年寒假過后,學校臺辦會充分聽取臺灣學生的意見或建議,由于這項活動在臺灣學生中已經形成很好的口碑,所以同學們會主動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學校。待考察地點確定后,學校臺辦與民革市委一起精心策劃和設計具體行程。

      2014年云南行中,學校與民革市委共同策劃,嘗試增設“中華文化尋根”攝影大賽活動。臺灣學生可在旅行途中,將反映當地豐富多彩的風土人情、展現祖國大陸的美好風光、具有視覺沖擊力和良好的社會效果等等的精彩瞬間,以照片形式記錄下來參賽,主辦方還特邀上海攝影家協會資深會員予以點評和指導,并設置獎項以資鼓勵。這次活動使臺灣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激發對中華同胞的親情感。

      講座先行 感受文化

      為使臺灣學生能更全面深入得了解中華五千年文化精髓和發展軌跡,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藥學的關系,在夏令營臨行前,學校會特地邀請知名學者專家為學生講解考察地的一些歷史文化背景。學校曾多次邀請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教授為臺灣學生講授“中國文化的地域性差異——中國文化的歷史地理基礎”、“西夏、蒙古人和中國歷史文化”、“歷史上的中國西北和伏羲文化”等報告;學校還邀請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嚴耀中教授作 “漢唐時期中國文化和宗教”等報告。這些報告不僅激發了臺灣學生對祖國文化的濃厚興趣,甚至吸引了許多沒有參加尋根活動的師生們慕名前來聽報告。

      兩岸同胞情 臺灣學生中華文化尋“根”之旅

      中華文化尋根之行前講座。(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尋根問祖,實地考察

      圍繞著“中華文化尋根”這一主題,二十一年來,夏令營去過了山東曲阜孔子故居,通過參觀臺灣學生們了解了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杰出的世界文化巨人的歷史遺跡,加深了對儒家學說的理解,深切體會到兩岸文化的一脈相承。來到了素有“天下第一陵”之稱的黃帝陵,學生們祭拜了海內外華夏兒女尋根認祖的圣地。游覽了歷史名城西安,學生們被大唐帝國的強大、富庶,文化藝術的繁榮以及對外開放的胸襟和氣度所折服。到南京參觀了中山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近代歷史紀念地后,學生們為孫中山先生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壯舉而震撼,為在日本侵略者鐵蹄下慘死的30萬同胞而哀痛。臺灣學生說“看到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同胞身上覺得非常難過”、“這個歷史我們一定要記住”。來到了5·12地震重災地都江堰后,學生們感受到了災區人民的堅強,感受到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感情,在都江堰市中醫醫院,學生們紛紛自發捐款,表達愛心。

      兩岸同胞情 臺灣學生中華文化尋“根”之旅

      中華文化尋根之九一八紀念館。(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兩岸同胞情 臺灣學生中華文化尋“根”之旅

      中華文化尋根之山西懸空寺。(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師生同行 情誼濃深

      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每次夏令營活動伊始,學校都會安排部分老師、大陸學生同行。旅途中師生間和同學間會談中醫、談人生、談學習、談生活、談風俗,兩岸學子在互相交流、互幫互助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旅途中,師生們共同表演節目,共同做游戲,歡聲笑語不斷,氣氛熱烈,高潮迭起。在寧夏內蒙的草原篝火晚會中,師生們同唱一曲《阿里山的姑娘》,大家手拉手,邊唱邊跳,共同感受著來自祖國大家庭的溫暖。精彩的節目,互動的游戲,不僅把大家的心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而且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和生生情。

      有臺灣學生曾在活動心得中寫道:“學校為我們精心準備的活動,不但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還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大陸同學。對我來說,其中的意義不同于單純的旅游,非常希望今后能有機會成為兩岸的‘使者’”。還有學生寫道:“很感謝學校和市臺辦給我們這個機會,去更深一層的了解祖國大陸各地的風土民情和傳統習俗,了解祖國的地大物博和風光秀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使我們和大陸學生相見如故,在歡聲笑語中度過非常難忘的旅游生活。”

      夏令營活動也使老師對臺灣學生的思想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學生們也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許多參加活動的學生認為到大陸來學習,對推動兩岸間的相互了解與和平是有正面影響的。許多學生雖然已經不止一次參加夏令營活動,但他們仍渴望以后還有機會參加諸如此類的活動。

      兩岸同胞情 臺灣學生中華文化尋“根”之旅

      中華文化尋根之云南太極村。(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通過夏令營活動,臺灣學生對祖國文化的了解逐漸增多,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也逐步深入。許多參加活動的學生紛紛表示大陸與臺灣是同宗同文,同宗,是指我們都屬于同一個民族;同文,是指我們都崇尚和認同中華文化的精髓。

      臺灣學生在攀登泰山后有感而發:“一幕幕的歷史鏡頭在想像的場景中,隨著攀登而閃過腦海。在此中聽古人們吟詩作對,欣賞豪放字跡中顯現的自信,不能不感嘆時人盲目追求西方文化,何時能真正認同自己文化的優雅與內涵呢?”在杭州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內,學生們了解到著名而又傳奇的胡慶余堂創始人事跡,體會到胡慶余堂的文化內涵和為醫做人的道理,大家紛紛表示要學好中醫,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尋根夏令營活動已然成為學校對臺灣學生開展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之一。

      兩岸同胞情 臺灣學生中華文化尋“根”之旅

      中華文化尋根之甘肅天水。(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在新疆、內蒙、甘肅等地考察時,臺灣學生被祖國遼闊的國土、壯麗的河山、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蓬勃的生機所震撼。當知道莫高窟大量珍貴的文物被外國人掠奪,有臺灣學生氣憤地說:“等中國強大了,我們一定要討回來”。有臺灣學生原以為大西北是個非常落后的地方,但當親眼目睹少數民族受到多方照顧,祖國的大西北正在蓬勃發展后,他們由衷地稱贊大陸的民族政策和改革開放政策十分成功,他們會將在活動中所見所聞如實得告訴在臺灣的家人和朋友,讓他們對大陸有一個正確的了解。

      臺灣學生游覽天目山時,充分領略了天目山“大樹王國”和“清涼世界”的美景。特別是柳杉,目前在臺灣還沒有發現,臺灣學生紛紛上前擁抱樹干合影留念,并說要將照片帶回臺灣讓自己的親人也能看到在臺灣所沒有的而在大陸根深葉茂的樹種。

      通過尋根夏令營活動,臺灣學生的中華民族情感提升了,對祖國大陸的向心力增強了。有臺灣學生還真誠地向上級部門呼吁,希望政府撥出更多的資金,維護和發展中醫藥這一中華民族的偉大瑰寶。

      兩岸同胞情 臺灣學生中華文化尋“根”之旅

      中華文化尋根之寧夏沙漠。(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當今,兩岸青年學生交流與合作已進入空前繁榮的時期,擴大兩岸的文化交流勢在必行,增進文化交流有利于培養臺灣青年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更有利于團結和影響臺灣的青年一代。中醫藥學是中華之瑰寶,千百年來為炎黃子孫所學習、繼承、發揚,上海中醫藥大學作為中醫藥學府領頭人之一,也同樣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而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來自祖國寶島臺灣,臺灣同學眾多也屬我校一大特色。在上海市臺辦的大力支持下,民革市委的鼎力協助下,我校已連續二十一年組織臺灣學生“中華文化尋根夏令營”活動。通過此類活動,使在校大陸同學與臺灣同學有更多的相識、更深的了解,加深了他們之間的友誼;也使臺灣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文明歷史有了更多的認識,對祖國的熱愛也將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勤奮。依依兩岸同學情,攜手共創明天路,這將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心愿。(中國臺灣網、上海市臺辦聯合報道,通訊員 唐健嫩 夏文芳 嚴月華)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 亚洲Av熟妇高潮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