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14日電(記者潘清 孫麗萍)閃亮的遮陽帽、T恤和牛仔褲,極富活力和節奏感的舞姿。如果不細看,人們不會發現在舞臺上躍動的是一群平均年齡接近60歲的臺灣女性。
14日早晨,來自臺北律動舞蹈協會的15位舞者以自創的舞蹈《臺北 陽光 MAMMA漾》,為“兩岸一家親,共敘姐妹情”2019年滬臺基層社區文化交流演出拉開帷幕。
作為滬臺社區文化交流特色品牌活動之一,這已是上海市楊浦區連續第二年舉辦這樣的交流演出。來自臺北市、桃園市的74位臺灣同胞,以及120位上海社區居民參與了當天的演出。滬臺“民間藝術家”們同臺歌舞,共敘“兩岸一家親”。
臺北律動舞蹈協會理事長林美云告訴記者,這個協會倡導通過舞蹈來運動健身,一百多位成員都是中老年女性,其中有不少已經當了“阿嬤(奶奶)”。
“來上海演出不僅可以和大陸民間藝術團體溝通交流,也令我們更好地認識上海、認識大陸。”70歲的林美云說,去年協會也曾組織舞團來參加演出。今年許多成員都希望加入,她采取了“輪流”的方式,讓更多成員有機會到大陸來看看。
由20多位臺灣阿美人同胞組成的桃園市少數民族表演團,此次帶來了《我是牧童》等多個舞蹈表演。五彩繽紛的服飾、隨性灑脫的舞姿,贏得了現場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24歲的領隊蘇偉恩也是一位少數民族,為了能更深入地認識臺灣少數民族文化,他選擇加入了這支由“阿公”“阿嬤”們組成的表演團。
“唱歌、跳舞、體育,這些是阿美人的天賦,也是臺灣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偉恩說,他希望借助這樣的兩岸社區文化交流,讓更多臺灣少數民族同胞了解大陸,也讓更多大陸同胞感受多姿多彩的臺灣少數民族文化。
據了解,主辦方還為參加演出的臺胞們安排了豐富的參訪體驗活動,包括與在滬臺生座談,到社區當“一天居委會主任”等。
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常委程繡明表示,滬臺社區文化交流演出活動不僅要延續,還將擴大規模,邀請更多臺灣群眾藝術團體來上海。“更接地氣、更有人氣的高品質社區文化活動將成為紐帶,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京臺大融合 兩岸一家親 300余在京臺胞歡聚迎新春2019-01-18
- 為詆毀“兩岸一家親” 綠媒炒作“臺灣人基因”2019-01-15
- 大地藝術家是什么節目嘉賓名單,大地藝術家每周幾更新在哪看2019-01-10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寶島公益巡演正式啟幕2019-04-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