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警用監視器。(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6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北市在前市長郝龍斌任內,花17億(新臺幣,下同)專款建置的警用路口監視器,成功遏阻臺北市犯罪,但時過10年,先前建置的監視器及相關設備已屆10年汰舊期限,但現任柯文哲市府全不在意,至今仍無規劃預算逐年分批汰舊更新,甚至連數據傳輸費用都直接砍半,數據流量也隨之減半,造成警察查詢調閱速度受影響,讓人質疑柯市府完全不重視治安。
2008年郝龍斌接任臺北市長后,開始規劃建置全市重要路口警用監視器,總共編列了17億臺幣,自2009年開始采購建置,至2013年完成,全市分4年2個梯次共設置15416支路口監視器。建案完成后,市府還每年編列維修預算,委外負責監視器鏡頭清潔、調整及損壞更新等。另外,為了讓警察能及時調閱實時影像畫面,市府另編列每年上億元經費,向臺灣中華電信公司租用超大頻寬數據網絡,以傳輸監視實時影像,前市府對警方維護治安的支持由此可見。
全市1萬5千多支監視器的維護工作量相當龐大,其中監視器最常發生故障地點前3名,分別是北投、士林,以及大安區的敦化南路,北投及士林的高故障率,原因來自于當地的天然特產——溫泉,也就是硫磺氣體,對于精密的監視器鏡頭及零件,是最厲害的殺手,至于敦化南路則是當地有沼氣產生,也會腐蝕鏡頭機板線路,為免治安出現死角,各轄區派出所一旦發現有監視器故障,就會立刻報修。
當初建置規劃的監視器,因當時的生產技術水平,只有30萬像素,與現在動輒百萬像素的鏡頭及處理速度,原就是天壤之別,并且,當年設計規劃時預推監視器使用年限為10年,換句話說,從2009開始建置啟用的首批監視器,已達到10年使用年限了。
而設置在各警察分局、派出所的端末計算機,歷經10年的使用,也都面臨老舊,甚至故障無法使用的問題,由于這些舊計算機早已停產,新型計算機也因兼容問題無法聯接舊系統,造成許多警察單位使用上的嚴重問題。
面對警方維護治安的利器逐漸老舊不堪使用,市府的態度卻是不聞不問,甚至年前還把市警局每年固定編列的數據費用砍半,原本警方租用的數據流量是上傳512M、下載256M,為了節省費用直接砍半,讓人質疑柯市府對支持警察治安完全不用心。(李奕均)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當手機變成“監視器” 如何讓隱私信息不再“裸奔?2018-07-13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6億建媽祖園區沒媽祖像 網友:又是超大“蚊2019-06-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