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臺灣媒體報道,除了“榨菜哥”一類比較搞笑的社會新聞之外,大部分都是和選舉有關,今天你退選,明天他倆聯盟,口水與謠言齊飛,對罵和自夸共存,真是看得人一個頭兩個大,甚至心生厭倦,因為我們知道,這種情況至少還會延續幾個月,直到明年1月份的臺灣大選結束為止。
不只是今年,回顧去年鬧騰了一整年的“九合一”選舉,幾乎也是從年頭到年尾,牢牢占據所有媒體焦點,想想島內政客今年又在為明年的“立委”和領導人選舉打破頭,感覺足足兩年時間臺灣幾乎光拼選舉了,島內新聞媒體也長篇累牘地報導,樂此不疲。
今年從年初到現在,藍綠兩陣營從黨內初選開始,就各種“歹戲爆棚”,小小一個臺灣島,幾個候選人明戰暗戰無數,哪有時間干正事?
想想也是,如果拼經濟,拼“外交”、拼民生,要真刀真槍的真本領,人才、資金、市場、技術,哪個不是實打實的硬骨頭,如果沒有金剛鉆,還真是輕易攬不了瓷器活,權衡之下,還是打敗那個貌似也只會喊口號拼選舉的對手比較容易吧。
臺灣政局現在有一個畸形的發展方向,就是選舉和內斗壓倒一切,選舉成為政客的主業,一年到頭不是在選舉,就是在選舉的路上,這導致島內政黨惡斗不息,割裂社會,一頓操作猛如虎,互毆了半天,全是內耗。實際問題解決了多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上不去,民生不提高,搞這些花里胡哨的障眼法以為就能欺騙臺灣民眾嗎?
政黨之爭不算什么新鮮事,中國明朝末年的黨爭留下過深刻的歷史教訓,臺灣政客不要以為套個“民主”“選舉”的詞就清新了,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人什么沒有見過經歷過,大陸民眾對臺灣島內這種內斗還有優越感,自以為“民主”了就高人一等,不講經濟、不顧民生的做法很難理解。
選舉本身無對錯,但是我們希望島內民眾不要被島內政客騙了。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有的只是適合自己的制度,選舉是一個手段,歸根到底還是要選擇出領導人來帶領大家和行政團隊干實事,但是臺灣現在已經完全沉迷于選舉,每年花銷巨大,據說選舉補助款相當可觀。不知道是否有人估算過這種大大小小的選舉到底花了多少錢,如此浪費選出的人有幾個是在真正為臺灣做事的。
臺灣選舉這么些年,據說工資二十年也沒有太大增長,經濟家底反而是“兩蔣”時期留下的。年輕人苦于“22K”,普通民眾的生活沒有太多改善,比起“兩蔣”時候的“錢淹腳目”,現在連退休軍公教的養老金都快發不起了,搞了個“年金改革”,實質就是變相地砍退休金,弄得怨聲載道,據說“健保”等福利也支持不了多久了。不僅如此,臺灣人想要改善生活,要外出打工交流,還要看蔡當局同不同意,否則,可以罰款,可以取消養老金,可以吊銷戶籍,甚至如果“代理人修法”通過后,可能加以刑責,就問你怕不怕?
何況,現在的民進黨和蔡英文,正以“修法”的名義,實質性限縮島內民眾的各種權利,隔斷兩岸交流,打壓政治對手,恐怕在民進黨眼中,所謂民主就是“你民我主”,而且蔡英文當局正在“日拱一卒”,逐漸選出屬于綠營的“中選會主委”、“大法官”、“監察委員”,對島內民眾卻是各種欺瞞,使出各種民粹手段恣意妄為。臺灣民眾若聽之任之,未來不知將在這種民粹中沉淪多久。(石葦)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媒評論:抹黑、抹紅、抹黃 臺灣選舉“有毒”2018-11-21
- 孫大千呼吁:建立公費選舉制,使選舉資源平等2017-11-27
- 名嘴邱毅:臺灣2020選舉,郭臺銘很可能脫穎而出2016-11-19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鐵普悠瑪事故第2波行政懲處:11人記過申誡2019-09-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