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臺灣街頭很少有垃圾桶,卻未見垃圾隨處,這時常令外地客疑惑。究其原因,則是成熟的資源回收產業和制度作為保障。

      上世紀70年代,面積僅36萬平方公里、人口破千萬的臺灣也曾垃圾成患。1987年,臺當局環保部門升等,下設廢棄物管理處,生產者負責回收的責任制隨后納入相關法條。上世紀90年代末,社會資源回收系統逐步確立,多項環保基金與環境教育計劃漸次啟動,“垃圾不落地”政策在臺北率先實施。

      時至今日,經各階層30年研究、實踐及總結,干凈、整潔的街景讓臺灣居民引以為傲。這背后使垃圾“從有到無”的環保“學問”,常被外界借鑒。

      點擊進入下一頁臺灣街頭很少有垃圾桶,卻未見垃圾隨處,這時常令外地客疑惑。究其原因,則是成熟的資源回收產業和制度作為保障。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回收體系在前、垃圾分類押后

      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顧問楊素娥從事環保事業超過40年。她對中新社記者強調,僅由民眾在初端分類,垃圾處理不一定能實現高效。

      全臺生活垃圾一般分為普通垃圾、可回收垃圾及廚余垃圾三類。可回收部分被運至回收站按照10余種類分售,普通垃圾被拖到焚化廠焚燒,難以處理的廚余則是拿來堆肥或作飼料。

      回收體系中,大型焚燒廠最易引起民眾反感。目前全臺有垃圾焚燒廠24座,經嚴密除污設計,去焚化廠游泳、喝咖啡甚至辦婚禮如今都已不是新聞。八里垃圾焚化廠廠長白添富介紹,該廠年均熱能發電2.2億度,收益的25%用于回饋在地居民。

      垃圾車位于流動環節,不注意細節或帶來負面影響。泰清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臺北營運垃圾車60多輛,公司負責人魏有慶說,廚余變質是垃圾異味的主要來源。為防止車輛行進中垃圾漏液或異味散發而造成二次污染,車上均裝備可裹住貨箱的滾布,以免垃圾隨行車大幅翻動。

      “一袋垃圾被發現超過三分之一分類不合格,民眾被開罰2000元(新臺幣,下同)。”曾負責相關督查的楊素娥說,有效的監督同樣必要。回收各環節分工到位且各司其職,才能建立起流程規范的回收體系,相對繁瑣的垃圾分類才不會徒勞。

      點擊進入下一頁圖中工作人員將滾布裹住貨箱以免車身晃動致使廚余大幅翻動。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移風易俗關系政策成敗

      “老百姓移風易俗是垃圾分類最難處理的環節。”楊素娥坦言,老習慣哪怕有細微調整都需時間,更何況自2003年起,臺環保政策轉向抑制源頭、強調前端管理,這就要求民眾觀念大幅轉變。

      為鼓勵市民源頭減量,以大臺北地區為首的城市開始對垃圾袋收費。這些印有專標的垃圾袋有別于市面上可購到的塑料袋,由可降解塑料制成,焚燒后不會產生二噁英等有害物質。普通垃圾必須用專用袋裝盛,可回收垃圾和廚余則無此要求。

      在八里垃圾焚化廠垃圾池內,記者看到清一色由新北市政府統一販售的粉紅垃圾袋。

      “花錢扔垃圾”起初惹來爭議,但地方政府堅持以此推廣“多污染多付款”觀念。若要少花錢,居民首先要少產生能直接焚燒的普通垃圾,其次還要在垃圾中盡量挑出可供回收部分。

      毗鄰的臺北和新北專用袋顏色、價格均不一致,臺灣媒體曾多次提醒民眾勿將兩市垃圾袋混用。各地嚴控垃圾流向,把每一袋垃圾控制在可控范圍內。跨地生活的居民或感不適,但此舉為每一片垃圾的“來龍去脈”確定了方向。

      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吉認為,臺灣過去30多年政策施行不成功的經驗豐富,但也正是有較長的調適時間讓民眾漸漸轉變觀念、形成意識。

      點擊進入下一頁近日,中新社記者走訪位于新北市的八里垃圾焚化廠。圖為廠長白添富。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全民參與資源回收

      2019年元旦“限塑”新制上路,臺灣許多餐飲店不再提供免費塑料吸管,更有業者甚至徹底改用紙質吸管。

      在為約41萬人服務的新北市中和區垃圾回收站,領班余遠國介紹,“限塑令”大幅提高了紙質吸管的原料需求,過去不值一文的紙碗、紙杯如今供不應求。多種因素作用下,今年以來,紙質容器單價升至每公斤五元,遠高出一般紙類。

      用楊素娥的話說,這是“綠色消費催生綠色生產”的最好例證。變廢為寶、資源永續以逐步達成垃圾全回收、零廢棄目標,是臺灣環保人士多年的共識。

      2018年,臺灣垃圾回收率達65.87%,領先全球絕大多數地區。另據臺媒報道,臺灣人垃圾制造量也從15年前的每人每天1.2千克,減少至如今每人每天850克。

      “每個人對自己消費負責,將廢棄物處理概念深入民眾意識,才能讓垃圾回收政策確實發揮成效。”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自2012年起連續參與舉辦兩岸環保高層專家論壇,陳龍吉、楊素娥等業界專家將臺灣經驗介紹給大陸多地。

      垃圾分類是大陸2019年的流行詞,上海、杭州等城市相繼出臺規范引發全民熱烈討論。陳龍吉表示,大陸居民個人素質的提高顯而易見,加上各級政府高效的執行力,相信資源回收落到實處“沒有問題”。(完)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xxxx18| 亚洲一区动漫卡通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 亚洲理论片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