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刑事局”統計分析發現,高學歷者也會因對特定專業權威形象有信賴感而遭詐騙,一名50多歲黃姓女博士網絡交友結識假冒醫師、工程師等網友,近半年連續遭騙逾新臺幣560萬元。
“刑事局”27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民眾多以為低學歷者等易成為詐騙集團下手目標,但根據近幾年統計分析詐騙案件被害人的結果顯示,發現高學歷者也會因對特定專業權威形象產生謬誤的信賴感,反而成為網絡交友平臺遭詐騙的案例。
新聞稿指出,臺灣一名50多歲的黃女具有博士學位,她在今年4月于交友網站結識宣稱在敘利亞擔任聯合國牙醫師的網友,隨后通過通訊軟件與其密切聯絡。
對方假稱身處戰地、轉賬不便,請求黃女代墊款項,且承諾任務結束后就返還借款。黃女不疑有他,陸續匯出5.5萬英鎊及4.5萬美元(總計約合新臺幣362萬余元)至對方指定賬戶。
同時,黃女在同一個交友網站另外結識一名自稱是美國工程師的網友,對方以需在馬來西亞開戶為由,詐騙黃女金援逾2.6萬美元(約合新臺幣85萬元)。
不料,黃女又在6月于上述交友網站,結識另一名自稱為聯合國外科醫師的網友,經私加通訊軟件聯絡后,對方偽稱接受美國聯邦調查局查案,請黃女代墊調查所需款項。
黃女隨后在7月又在交友網站結識假冒為國際刑警的網友,并相信對方請托支付比特幣,以協助偵辦國際詐騙案,讓黃女又陸續匯出約合新臺幣100萬元款項。
“刑事局”表示,黃女因個人習慣于交友網站結識網友,且對醫師、工程師等專業人士易產生信任感,遭詐騙集團掌握鎖定,于交友網站中陸續轉換各種專業身份角色行騙。
深信不疑的黃女直到所有付出都石沉大海后,才發現一切全是騙局,但在短短5個月內已遭詐騙逾新臺幣560萬元。
“刑事局”呼吁,民眾切莫過度依賴、信賴網絡交友,并慎防在網絡中暴露過多個人資料。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網絡交友”騙局層出不窮 一女子網戀被騙28萬元2019-06-2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鐵普悠瑪事故第2波行政懲處:11人記過申誡2019-10-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