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對臺灣選舉開了“第一槍”:所有候選人的競選廣告“統統不接受”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明年臺灣“總統大選”在即,島內民眾經常使用的社交平臺谷歌和臉書都宣告新措施,且截然不同。
全球科技巨頭谷歌針對選舉開了“第一槍”。據臺灣《中國時報》14日報道,谷歌在官網上正式宣布,自11月15日起到明年1月17日止,所有谷歌廣告平臺將暫停接受臺灣候選人的競選廣告,并明確點名從“總統”“副總統”到政黨、“立委”等,競選廣告“統統不接受”,正式與臺灣政治劃清界線。谷歌臺灣政府事務及公共政策資深協理陳幼臻稱,谷歌相信在多元溝通過程中,必須衡量民主價值、政策規范、業者責任以及社會觀感等,坦言要在臺灣做到上述幾點,是件“不容易又得細心面對的挑戰”。面對不實信息,陳幼臻稱改變需要時間,選舉卻迫在眉睫;谷歌面對眾多競選廣告,無法有效打擊假消息,干脆暫時關閉競選廣告,避免未來橫生枝節。《中國時報》稱,攤開谷歌政治廣告政策說明,僅針對歐盟、印度、美國的選舉廣告有廣告客戶上的驗證要求;對加拿大較為嚴格,拒絕聯邦政黨、現任議員與議員候選人廣告,而“谷歌暫停總統級候選人廣告,臺灣還是頭一遭”,堪稱全球首例。
面對同樣的挑戰,臉書的做法截然不同。聯合新聞網14日稱,臉書宣布正式在臺灣實施社會議題、選舉或政治相關廣告信息透明度工具。任何想要刊登臺灣社會議題、選舉或政治相關廣告的人,都必須事先確認其身份和所在地點,并披露廣告出資者,借此讓廣告主為其刊登的臉書廣告負起責任。除此之外,在刊登社會議題相關廣告時,如果涉及政治理念與治理方式、公民與社會權、環境政治、經濟、安全與“外交”政策的廣告,皆須事先申請授權。其他像推特選擇從11月22日起全面禁止平臺上的政治廣告。雅虎奇摩近年致力于影音發展,目前沒有對競選廣告下禁令,由于沒有政治包袱,Yahoo!TV“風向臺灣”挑選的政治議題,點擊率是最大關鍵。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谷歌進軍醫療領域 擬搜集海量用戶健康數據2019-11-12
- 谷歌宣布實現量子霸權 200秒完成經典計算機1萬年的任務2019-10-25
- 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怎么回事?谷歌實現量子霸權什么意思?2019-10-24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韓國瑜被曝曾買豪宅成話題 臺灣網民看不下去2019-11-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