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園室外展區。 張金川 攝
中新網漳州11月20日電 (張金川 龔雯)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花博會”)18日至24日在福建省漳州市東南花都舉辦,“臺”味濃郁。
在花博園室內展區,“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金橋”花卉景觀特別吸眼球,眾多參展者與游客駐足稱贊。記者發現,近4000盆蝴蝶蘭、兜蘭、雜交蘭等新品洋蘭高低錯落,極具視覺沖擊力。
博覽會展示花卉、農產品、生產設備(裝備)、技術成果1萬多種。 張金川 攝
“這些新品洋蘭均由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臺灣花卉企業研發栽培、帶到現場。”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主任林建國介紹說,該花景以“結閩臺情緣,促兩岸融合”為主題,象征著福建正努力架起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堅固橋梁。
2006年設立的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是首批國家級臺創園之一,官方數據顯示,目前該園累計引進臺資農業企業280多家,實際利用臺資超3億美元。此次“農博會·花博會”吸引眾多來自該園區的臺農臺青積極代表企業或個人參展。
參觀者在展館內了解航天蔬菜。 張斌 攝
“對臺青而言,我們在此接觸到更多同行和規模臺企,交流取經,也幫助初到大陸的臺灣朋友快速熟悉這里的農業、創業環境。”臺青江佳欣在“農博會·花博會”現場收獲頗豐。
江佳欣是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創業臺青之一,大學畢業后來到由家人在大陸創辦的凌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如今,江佳欣正籌建屬于自己的九品香水蓮花加工公司,預計在明年投產。
漳州古城臺灣特色一條街項目在本次博覽會簽約。 張金川 攝
作為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兩岸青年創業聯絡員,江佳欣經常推薦臺青過來考察、創業,“‘26條措施’的出臺,將吸引更多的臺青來大陸發展。”
20年來,兩岸“農博會·花博會”推動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已成為面向兩岸、輻射國內外的農業經貿盛會。本屆“農博會·花博會”共有國內外1100多家企業參展,展示展銷花卉、農產品、生產設備(裝備)、技術成果1萬多種。
在臺灣展區內,高山烏龍茶、文創產品、果蔬休閑系列產品、肉制品、水產品等琳瑯滿目,彰顯著閩臺兩地農業融合發展的豐碩成果。據悉,此次共有20家臺灣本土涉農企業、22家漳州臺資農業企業參展。
臺青王譽善在該展區不斷向參觀者介紹從臺灣引進改良的玉女西紅柿等優質水果以及水果冰棒。據王譽善介紹,他父親在漳浦創辦的蜜原生態農場,專司引進培育優質熱帶水果,同時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臺灣農業精英組團參加博覽會謀發展。 張金川 攝
剛來大陸一年時間的王譽善坦言,通過兩次參展后,有許多收獲。他說,農場工作環境相對局限,十分需要這類平臺學習與交流。
展會期間還舉辦了第三屆海峽兩岸人才與項目對接會。在人力資源與校企合作暨科創平臺對接區,來自臺灣的佳得人力資源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和閩南師范大學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許莉莉表示,近年來大陸出臺了許多惠臺舉措,吸引臺灣教師來大陸就業生活。
首次組團前來參會的臺灣農業鄉村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暨芊秀表示,借此機會希望讓更多臺灣年輕人看到大陸的發展,同時也把臺灣的觀光農業、鄉村發展技術模式帶進來,共創共贏。(完)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農博會·花博會項目:工業唱主角 技術含量高2019-11-20
- 邵玉龍劉遠帶隊檢查農博會·花博會籌備工作2019-11-14
- 花博會期間周邊路段將進行交通管制2019-11-14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韓國瑜被曝曾買豪宅成話題 臺灣網民看不下去2019-11-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