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刑事局”今天指出,由網購所衍生的“假網拍”及“ATM解除分期詐騙”術高居詐騙排行榜前3名,也占詐騙案總數4成以上,提醒民眾網購注意慎選購物平臺等“拒絕防詐3絕招”。
“刑事局”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年末購物季近年在島內越來越夯,包括“雙11購物節”、“黑色星期五購物節”和即將緊接而來的“1212購物節”等,民眾開心撿好康之余,也要提防詐騙集團趁亂下手。
根據“刑事局”統計數據指出,近年網絡購物衍生的“假網拍”及“ATM解除分期詐騙”雙雙高居詐騙排行榜前3名,占詐騙案件總數4成以上,提醒網購族開心購物之際,要留意“防詐3絕招”,以免上當受騙。
首先,“購物平臺要慎選,私下交易要拒絕”,“刑事局”表示,社群平臺缺乏安全交易機制,民眾在社群平臺向陌生網友購物是缺乏保障,建議網購通過具知名度且商譽良好的電商較為安全。
“刑事局”提醒,由于詐騙集團會盜用優良賣家賬號,利用“私下交易免手續費”話術引誘民眾匯款至歹徒賬戶,若善用購物平臺提供的第三方支付機制將更有保障,切莫貪小便宜而同意私下交易。
其次,“優惠訊息要查證,高價商品要面交”,“刑事局”說,詐騙集團會隨機盜用民眾社群賬號張貼優惠購物訊息,謊稱有門路可買到便宜熱門3C產品,有意者可自行加賬號聯絡,待被害人上鉤后再以多種理由要求匯款、行騙,因此對親友社群賬號所傳送的優惠購物訊息,務必確認是否真實,購買高價商品也務必要求面交。
最后,“資安風險要牢記,電話詐騙要提防”,“刑事局”指出,詐騙集團會通過黑客盜取民眾網絡交易個資,再假冒賣場、銀行客服人員打電話行騙,誆稱內部作業疏失導致多扣款,引誘民眾操作ATM再進而詐財,建議民眾使用電子商務服務應建立個資恐外泄的風險觀念,接到陌生人來電也要提高警覺。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老年人開啟消費新風尚:網購、線上支付駕輕就熟2019-11-13
- 今年“雙11”促銷期拉長 后天就可以“買買買”了2019-10-16
- 拼多多Q2年活躍買家4.8億單季增長3990萬 覆蓋半數網購人群2019-08-22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灣發生雜草火警燃燒面積約2公頃 現已撲滅2019-12-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