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內務部門今天表示,去年民眾最常被騙的前3大詐騙手法,依序分別是蟬連兩年第一的“假網拍”,以及“解除分期付款”、“猜猜我是誰”。“假網拍”受害者以40歲以下年輕族群為大宗,案件9成以上發生在“臉書”(Facebook)。
年節將至,臺當局內務部門22日上午發布新聞稿,公布2019年民眾最常被騙的3大詐騙手法,其中“假網拍”連續兩年蟬聯第一,“解除分期付款”排名第二,“猜猜我是誰”排名第三。
內務部門表示,假網拍、解除分期付款都是從網絡購物衍生出的詐騙手法,兩者合計占6成詐騙數,提醒民眾要慎選網購平臺,強化資安觀念,以避免受騙。
內務部門指出,根據165反詐騙咨詢專線統計,“假網拍”受害者以40歲以下年輕族群為大宗,被害案件高達9成以上都發生在臉書,內務部門特別提醒喜愛網購的民眾,上網購物應選擇商譽良好的正規購物平臺,并使用安全交易機制,切勿通過社交媒體私下聯系交易,才能降低被騙風險。
內務部門表示,歹徒經常盜用民眾社交媒體賬號張貼詐騙購物訊息,導致好友誤以為真,因而遭到詐騙。民眾如果接到親友傳訊、貼文分享優惠購物信息時,一定要當面或電話向本人確認真偽,以免淪為詐騙“肥羊”。
內務部門指出,“解除分期付款”受害者同樣集中在40歲以下年輕族群,民眾使用任何電子商務服務時,都應建立個資可能外泄的風險觀念,接到陌生來電時,不要因為對方說得出自己過往交易資料,就輕信其身份,應牢記ATM絕對沒有任何解除設定的功能,接到來電要求操作ATM,就是詐騙。
內務部門表示,“猜猜我是誰”受害者主要為40歲以上中老年族群,民眾若接到自稱親友的人,使用陌生號碼來電,聲稱手機故障、遺失或剛換新號碼,要求修改通訊簿或加好友,接著又以各種理由要求借錢救急,就要提高警覺,應立刻向親友本人求證,以免好心幫忙卻被詐騙集團利用。
內務部門指出,希望通過公布詐騙排行榜,讓民眾對詐騙手法更有警覺,如果遇到疑似詐騙,可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咨詢專線求助,以保障財產安全。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歲末年初詐騙高發警方支招守護錢財2020-01-05
- 警惕“換零錢”騙局 已有多人中招2019-12-11
- 這些人的話,您千萬別信,可能是騙局2019-12-09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體育交流為魯臺之間架起一座“心橋”2020-01-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