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4月CPI創10年來最大跌幅。(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7日訊 據臺媒報道,臺灣地區統計部門6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個月下跌0.2%,較去年同期跌0.97%,不僅連續3個月負增長,也創下2009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該部門官員坦言,短期內很難回到正增長。
報道稱,進一步觀察4月CPI各大類表現,交通及通訊類年跌8.56%,為有史以來最大跌幅,主因是油料費用隨國際油價暴跌,下跌35.5%,同樣創下1982年有記錄以來最大跌幅。臺統計部門官員表示,國際油價下跌與新冠肺炎疫情是影響CPI轉負的主要因素,光油料費用走弱,就影響CPI總指數減少1.01個百分點。
此外,教養娛樂類年跌1.8%,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業者調降旅館住宿及島內旅游團費,使得指數分別下跌15.44%、4.6%,是進一步拖累CPI的表現。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通貨緊縮是指CPI連續2個季度下跌。截至4月,臺灣地區CPI已連續3個月負增長,至于反映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WPI),4月跌幅持續擴大,年減10.75%,創下2009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近期有不少島內學者示警,不可忽視通貨緊縮的隱憂。(中國臺灣網 劉璐璐)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31省份3月CPI出爐怎么回事 CPI的漲跌是什么意思如何解讀2020-04-17
- 福州3月CPI同比漲幅回落2020-04-16
- 廈門2月份CPI同比上升5.5% 糧油價格基本穩定2020-03-23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民進黨當局“駐法代表處”一職員確診新冠肺炎2020-05-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