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廈門7月9日電 (閆旭 黃詠綢)“這是疫情以來兩岸第一場經貿論壇,新基建、新智能這些議題,我認為對兩岸之間智能制造領域的交流有非常正面的意義。”2020海峽兩岸經貿論壇9日在廈門舉行,出席論壇的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說。
此次論壇是2020廈門工業博覽會暨第24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的一項重要活動,以“新基建·新智能 賦能新時代智造”為主題,兩岸諸多產業專家、企業和行業協會圍繞工業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云技術展開交流研討。
吳家瑩表示,廈門規模以上的臺資企業已經全部復工復產,本屆廈門工博會克服疫情影響延期舉辦,難能可貴。
據廈門市商務局副局長陳顥穎介紹,目前廈門已有超過30家智能產業企業,泛智能領域已經有將近100家企業,在人臉識別技術、智能語音技術、數據安全領域等方面走在國內前列。
在廈門發展20余年的吳家瑩,如今亦在智能制造、人體工學領域參與投資。“這個領域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棒的,對臺資企業來講機遇非常大。”吳家瑩說,近期國家發改委、國臺辦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助力臺企“11條”,支持臺資企業參與大陸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研發、生產和建設,“我們臺資企業對在大陸發展深具信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克林認為,近年來臺灣機械工業堅持科技創新,在培育專、精、特、新骨干企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與大陸機械工業有很多契合點。
臺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冠勝亦看好兩岸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合作機遇。據其透露,臺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與廈門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廈門市科技交流中心共建的海峽智慧科技研究院落地廈門,將于7月23日揭牌。
徐冠勝認為,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兩岸之間各有優劣。“兩岸的學術交流、技術交流、產品合作,都有很大的空間。”他表示。
在本屆工博會的臺灣展區,成立于2001年的臺資企業——東莞艾爾發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帶來最新研制的橫走型機械手臂。該公司營業副總張家祿表示,雖然今年公司業績因為疫情受到一定影響,但最近已經開始慢慢回暖。希望未來與大陸的客戶、供應商實現共贏,在大陸闖出一片天。(完)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今年前5月新增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近11萬家2020-06-29
- 恭喜!福建這些學校入選這項全國榮譽榜單2020-06-21
- 湛華人工智能數據標準化中心有望6月封頂2020-04-15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高雄市議長在住處墜亡怎么回事? 14樓住處墜2020-07-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