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訪臺,美國在臺協會和臺灣“外交部”聯手做了一場高層級的表演,宣稱雙方要簽署的備忘錄令人充滿期待。但結果美國一方面稱雙方關系為“真朋友、真進展”,另一方面對臺灣迫切需要的疫苗只字未提,讓島內大失所望。
阿扎11日與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會面。他在致辭時肯定臺灣的公共衛生領導地位,稱臺灣應該能夠在國際會議中分享經驗及世界一流的專長。吳釗燮又打出“反中牌”,稱“威脅對臺灣人民早已是家常便飯,不論是來自軍事、外交或疾病等威脅,已是我們的日常經歷”。
在島內輿論看來,這和10日簽署醫療合作備忘錄時的表態一樣“高來高去,但相當空”。臺灣《聯合報》稱,10日的簽署儀式吸引眾多媒體,“但聽完記者會卻令人空虛,‘真朋友、真進展’等場面話漫天飛,一提到疫苗,美方答案是標準官話,只有一個‘空’字可以形容”。臺灣“衛福部”羅列全球衛生安全等一堆過去合作項目,阿扎在談到疫苗時則表示,“今年年底研發出有效疫苗后,會優先提供美國,在能滿足國內需求后,也會以公平方式提供給國際社會”。有媒體解讀稱,簡言之,美國只會分享“疫苗的信息”,但沒有表示會提供疫苗給臺灣,也沒有承諾會優先授權臺灣生產疫苗,最多是在美國人用完之后看還有沒有剩下的。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表示,臺灣需要的是疫苗,給疫苗最實際,但目前沒有看到相關的信息。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受訪時直言失望,稱“疫苗是臺灣最迫切需要美國幫助的地方,如果不能解決我疫苗問題,這次就白來了”。臺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稱,臺灣未能擠進國際疫苗投資的戰略圈,若美國真想幫忙,應該把臺灣加入圈圈中,因為臺灣有資金也有能力,可以與美國一起協助全球。他稱,各地都在積極研發疫苗,目前國際上已有6支疫苗進入第三期人體試驗,臺灣還在動物試驗階段,要走到人體試驗需要一段漫長的路;如果到了明年中臺灣在疫苗研發上仍未取得國際地位,這會很危險,就像沒有好的武器來捍衛安全。
一些媒體聯想到今年3月臺美共同簽署“防疫伙伴關系聯合聲明”。當時吳釗燮炫耀美方已為臺灣保留30萬件防護衣原料,而臺灣未來也將每周提供10萬個口罩給美方。事后卻被爆料,臺灣每周無償送口罩給美國是真,美國為臺灣保留30萬件防護衣原料卻大有文章,因為不但不是美國免費贈送、臺灣得花錢買,而且美國也沒說一定會給臺灣,“對照不久前,美國藥廠連1000人份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都無法賣給臺灣,疫苗還能期待嗎?”
“史上最自嗨的臺美關系”,資深媒體人彭蕙仙11日以此為題撰文稱,事隔4個多月,更證明“臺美防疫伙伴關系”根本就只是臺“外交部”的一場自嗨。如今臺當局好不容易盼到阿扎來訪,但除了名義上的“突破”之外,臺灣可以說半點實質的好處都沒有,不但要冒防疫漏洞的風險,而且美國還傳出將向臺灣出售至少4架無人機,整筆交易金額約6億美元,“有人戲稱這是阿扎訪臺的‘前金’,至于有沒有‘后謝’,外界就不得而知了”。《旺報》11日稱,臺美早在3月就共同發表防疫聯合聲明,目前已經到了8月,雙方除了口罩與防護衣相互資助外,其他領域并無顯著進展,“無論是藥還是疫苗,目前都沒聽聞美國大方給臺灣或分享”。加上美國退出世衛組織,不斷挑戰世貿,對聯合國也不斷威脅,“對臺灣融入國際格局,全無幫助”。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外交部駁美衛生部長臺大演講:停止政治作秀2020-08-13
- 美衛生部長訪臺并見蔡英文 中方向美方嚴正交涉2020-08-11
- 防疫雙標!美衛生部長訪臺竟不用隔離 島內輿論炸鍋2020-08-07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高雄市議長在住處墜亡怎么回事? 14樓住處墜2020-08-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