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北京訊 (記者 普燕)“第五屆京臺學者共研會”24日在京成功舉行。共研會以“弘揚抗戰精神,攜手民族復興——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5周年”為主題, 民革北京市委專職副主委、北京中山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羅瀛、臺盟市委秘書長陳偉及有關單位領導和京臺兩地專家學者50余人圍繞主題展開深入研討交流。
“第五屆京臺學者共研會”24日在北京舉辦。(中國臺灣網發)
羅瀛在致辭中指出,今年是抗戰勝利75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5周年。歷史雄辯地說明,臺灣的命運與祖國的興衰緊密相連。沒有全民族抗戰的偉大勝利,就沒有臺灣的光復。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兩岸同胞應弘揚抗戰精神,共擔民族大義,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前會長張海鵬研討會上做主旨發言,以詳盡的數據,豐富的史實全面展示了臺灣同胞抵御外辱、拒做亡國奴的可歌可泣的抗日斗爭。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高程、傅川,中國政法大學臺灣法研究中心主任馮霞、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娥、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政治所所長陳星、文史所所長宋淑玉,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艾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景俊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研究員程皓等學者分別從政治、法律、歷史、文學、兩岸關系等角度分享了研究成果。在北京高校和研究院所任教的臺灣教師結合各自在京求學發展經歷,展現了兩岸同根同源、走近走好的必然性。臺灣大學、東海大學、世新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大學等多名島內高校學者也通過視訊方式與會,闡述了共同弘揚抗戰精神對于排除干擾、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意義。
本次研討會由北京中山文化交流協會、臺灣絲路文化協會、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聯合大學聯合舉辦。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