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 2019年下半年以來,民進黨橫掃千軍,在2020大選、高雄市長罷免與補選等三次投票,及選后各項議題攻防上,都輾壓對手,國民黨、臺灣民眾黨毫無招架之力。蔡英文、蘇貞昌、民進黨在“抗中保臺”大旗“庇護”下,滿意度與支持率在新高點,未因“反對黨”、輿論“狗吠火車”式的批評而有太大影響,看來民進黨可以準備享受“長期執政”的甜美果實。
不過,福禍相倚,民進黨當局是民選的,輿論卻愈來愈認定它是一個專制、獨裁、法西斯“政權”,理論上不合邏輯,卻是不少人的共同認知,但中天換照案卻讓民進黨踢到鐵板。最近風向轉變,可能出乎民進黨意料之外,本以為中天早已被抹成“紅媒”,下手可以輕騎過關,但從社會各界強烈的反彈聲浪、清晰的民意趨向看來,無疑是繼“萊豬”事件后,民進黨當局捅的第二個馬蜂窩。
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最新的數據,顯示有高達52.5%的民眾并不樂見中天被撤照,僅有32.5%的人樂見。從年齡來看,25歲以上者,不樂見的比例皆遠高于樂見;即使是最樂見中天關臺的20至24歲族群,樂見比例也并未過半,而不樂見比例更有4成左右;在政黨傾向部分,也僅有民進黨與“基進黨”支持者樂見中天被撤照,包括國民黨、臺灣民眾黨,甚至是“時代力量”支持者,都是不樂見的比例多于樂見。甚至在中間選民部分,不樂見比例更高達6成左右,僅約15%樂見。
由此可發現臺灣絕大多數的族群并不希望中天被關臺,主導撤照的民進黨當局卻成為民意少數。有意思的是,這份調查中,民進黨的政黨支持率達33.6%,比樂見中天關臺比率高,顯見關掉中天在綠營支持者中仍有雜音。這也就不意外,“獨派”背景鮮明的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學者施正鋒,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紛紛從不同角度反對民進黨當局對中天撤照,游盈隆認為“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公聽會的程序正義比“美麗島軍法大審”還不如,施正鋒支持社會多元意見行政當局不應趕盡殺絕,阿扁也認為臺灣不能只有一種聲音。
換照案綠營也有雜音
在臺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中,蔡英文的聲望并未受到中天撤照案影響,但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支持度卻明顯下滑,顯示民意很清楚責任的歸屬,更可以確認,選票并非空白支票,讓“執政黨”為所欲為。多數民眾認同,新聞與言論自由是不容“執政者”踐踏的紅線,是臺灣20多年民主化好不容易才建立的成就。從各大民調數據來看,“抗中保臺”浪潮仍強,但維持兩岸和平也是臺灣多數民意的趨向。日前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臺灣國際研究學會發布調查,針對兩岸未來發展,高達9成民眾盼望兩岸和平,僅2.6%選擇對抗。這也是旺中集團長期以來的主張,兩岸要和平臺灣才會更好。
新聞自由與兩岸和平是臺灣人民心中兩條紅線,跨過這兩道紅線,將遭到民意反撲。蘇貞昌恰好在兩岸關系、中天換照案上,都展現“鷹派”的強勢態度,蔡英文則顯得低調。臺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中,蔡英文滿意度不墜,蘇貞昌卻成為臺灣人民最討厭的政治人物。蔡英文、蘇貞昌同屬一個政黨,本應行政一體,共擔政治責任,但兩人被討厭的程度卻大大不同,似乎顯示臺灣社會對蘇貞昌的鴨霸作風所造成的社會分裂擴大,已心生反感。
蘇貞昌踐踏“獨立機關”
蘇貞昌是民進黨2019年逆轉選情的關鍵人物,蔡英文對他感念甚深,2020就職后續委以重任,但他酷吏的風格、行政權的過度擴張,已成為臺灣政壇不穩定因素,政治穩定性可能因而破壞。
舉例來說,定位為“獨立機關”的“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蘇貞昌卻公然主導“主委”與“委員”人事任免,如今只有2成民眾相信“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不受政治力干預,將近7成不信任。一般民眾可能不在意“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獨不獨立,蘇貞昌可能覺得無所謂,但一個公信力蕩然無存的機構,早已不適格處理中天換照案,即使做成決定,中天及支持中天的民意也不會服氣,社會又因而擴大分裂。
蔡英文如果繼續放任蘇貞昌暴走,中天案不會是最后一個讓民進黨受傷的公共議題。政治傷害會像2017年般越滾越大,最后成為綠營崩盤的雪球。
臺灣政治必須回歸中道理性的路線,讓臺灣依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和法規而治,而不是依個人意志和政黨利益。捍衛言論自由與追求兩岸和平,是臺灣社會的共識。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打臉蘇貞昌! 三倍券成本從9億新臺幣變22.5億新臺幣2020-07-30
- 蔡英文宣布蘇貞昌繼續擔任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2020-05-08
- 7612萬個口罩去向不明!蘇貞昌被問時竟然答不出來 2020-04-10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軍意外頻傳 今年至今已發生5起事故、15名官2020-11-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