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劉歡、查文曄)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3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指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和民進黨當局刻意阻撓,臺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就業面臨一些困難,但沒能阻擋兩岸青年朋友走近走親的步伐。
朱鳳蓮說,廣大臺灣青年積極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參與大陸經濟和社會發展,在高等教育、城鄉基層治理、扶貧攻堅、鄉村振興、科技服務、文化事業等諸多領域展示了才華和抱負,以實際行動證明,臺灣青年一代不是“草莓族”,是“愛拼族”。
她介紹說,近年來,我們陸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等系列政策舉措,設立75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推出76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范點,推動363所高等院校面向臺灣學生招生,為臺灣青年來大陸交流、學習、實習、就業、創業提供了更有利條件。
她指出,抗擊疫情中,臺灣青年和大陸青年并肩戰斗,有的沖在救治病患第一線,有的下到社區防疫最前沿,有的創作《與你同在》《媽祖》《加油!武漢》等歌曲,充分展現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命運與共的擔當和情懷。
朱鳳蓮說,在福建,已有66個臺灣建筑師團隊、200多位臺灣青年參與當地鄉建鄉創事業,服務30個縣112個美麗鄉村項目;97名臺胞受聘為科技特派員,涉及機械、生物技術、農業、環境工程、文化旅游等,在上百個鄉鎮村開展創業和技術服務。
她說,在廣東,依托“1+2+3+11+n”社會化運營管理模式,實現資源整合、互聯互動、業務協同,為臺灣青年在廣州創新創業、實習就業、居住生活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不少臺青參與直播帶貨行業,為企業對接MCN機構和直播主播,提供新零售方案,受到臺商臺企歡迎。
“一位在漳州深耕機械產業多年的臺青說,大陸內需市場足夠強勁,每年都有很大發展進步。只要你肯做,就有很多機會。這句話反映了在大陸臺青的心聲。”朱鳳蓮說,希望更多臺灣青年朋友不被島內別有用心之人制造的仇恨、歧視遮住雙眼、錯失良機,而是看清形勢、抓住機遇,來大陸追求夢想,在兩岸融合發展大潮中獲得更大更好發展。
她還表示,臺灣青年期望在大陸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大陸有關方面積極回應,提供政策扶持,打造良好環境,著力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十四五”時期是我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開局起步期,也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大陸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臺灣青年在大陸發展提供更多機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實施,也將為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創造更大空間。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民進黨專斷開放進口“萊豬”是典型的“發夾彎”2020-12-30
- 國臺辦:七個回應,字字犀利!2020-12-17
- 兩岸貿易誰依賴誰?國臺辦:數字會說話2020-12-17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衛福部”搞不定“冷鏈” 致新冠疫苗配送2020-12-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