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訊 25日,海峽兩岸儒圣家風家訓大家談活動在曲阜、臺北、基隆三地同步舉行。與會人員身著漢服、按傳統禮儀席地而坐,聆聽各位大家關于家風家訓的講解和各自心得體會。
在山東曲阜會場,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曾子研究院院長、山東大學教授曾振宇,孟子75代后裔、福建省孟子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孟小紅,孔子76代后裔、曲阜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孔令紹等先后發言。楊朝明先生從孔子詩禮之教在于成德、詩禮傳統成就中華家風等四個方面剖析了詩禮傳統與中華家風的關系,認為詩禮之教在于鋪染人的德性色彩,要大力提倡習讀儒家經典。曾振宇先生從“忠恕”與“慎獨”兩個方面總結了曾氏家風家訓。顏廷淦先生從“親”、“品”、“慧”、“強”、“藝”五個方面闡述了顏氏家風家訓。孟小紅女士認為孟氏家風家訓的核心是“七篇貽矩”,孟氏家風以“母”為訓、以“書”為訓、以“禮、義”傳家。孔令紹先生將孔氏家風家訓概括為“有文化、守規矩”,認為“儒”是智慧與品行的境界,“雅”是修養與氣質的高度,孔氏家風的育人目標,就是把后世子孫培養成儒雅之士。
臺北會場,孔子第79代嫡長孫、中華大成至圣先師孔子協會會長孔垂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臺灣政治大學名譽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董金裕,臺北儒圣宗親代表、山東同鄉會代表等,對中華傳統文化、家風家訓等內容分別進行了闡述和分享。
基隆會場,中華孔氏宗親會理事長孔慶國,基隆市孔孟書學會會長趙蕙芬等也先后發言。孔垂長先生表示,中華民族大家庭是由千百個姓氏家族構成的、以優秀家風家訓為代表的家文化的傳承,也是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和保障。海峽兩岸以及世界各地的中華兒女,在家文化中維系著共同的文化認同,中華民族的再次復興,要從共同的根脈中生發出活力的源泉。張亞中先生認為,如果抽離了中華文化,抽離了孔老夫子的思想,抽離了優良家風,中華文化就失去了根,失去了本,孔老夫子的思想就是我們的靈魂。他希望海內外同胞一起弘揚中華文化,讓優秀善良的家風能夠永遠流傳下去。
為活躍氣氛,三地會場還精心安排了大學生成人禮儀式、經典論語誦讀、現場書法書寫和展示、表現孔子生平事跡的相聲劇、武術表演等,用不同形式詮釋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家風家訓的時代內涵,讓與會人員耳目一新,得到大家好評和喜愛。
活動結尾,世界孔子后裔聯誼會副會長孔眾代表主承辦單位宣讀了“秉持好家風、傳承好家訓、爭做美君子”的倡議書,倡議海內外中華同胞團結起來,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擔民族復興大任,讓“崇德向善、詩禮傳家”的好家風好家訓代代相傳,書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新時代畫卷。
山東曲阜還邀請了40余位臺港澳大學生實地體驗考察,參訪了孔廟、孔府、孔林、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館,親身體驗了成人禮儀式等。參訪學生表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家風家訓影響深刻,春季到曲阜實地體驗“孔廟問道、孔府知禮、孔林成仁”,是人生難忘的經歷,彌足珍貴,一定會倍加珍惜。(中國臺灣網、山東省臺港澳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平潭綜合實驗區:在“精神家園”凝聚海峽兩岸融合力量2021-04-22
- 兩岸攜手合作 共筑鄉村振興——寫在第十屆海峽兩岸休閑觀光農業交流會舉辦之際2021-04-14
- 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啟動2021-04-13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灣民調稱四成民眾認為兩岸或開戰,國臺辦回2021-04-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